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2014兩岸人文對話:弘揚中華文化從讀《論語》開始

2014年10月15日 14:15: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原標題:國學大家劉夢溪:弘揚中華文化從讀《論語》開始

  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

  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 李晨韻 攝

  “文化的問題根在教育,我一直主張從小學階段開始建立國學課。”14日,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劉夢溪在浙江杭州舉行“2014兩岸人文對話”上表示,學習中華文化可以先才從讀《論語》開始。當天,兩岸學者圍繞“中華文化對當代教育的意義”展開對話。

  從傳統文化教育逐漸被邊緣化到“國學熱”再度興起,國人開始對自己的文化進行了反思。此次兩岸人文對話也將討論的焦點落在此處。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高佔祥表示,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問題,集中反映出兩岸教育界長期關注、擔憂和思考的問題。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指出,“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古詩詞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裏,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正在成為一種社會共識。“文化的問題根在教育,如果沒有發達的教育、與傳統文化結合併具有現代理念的教育,文化發展也很難前進。”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表示,當下的教育主要是陳舊和不完全的知識教育,這與傳統文化完全脫節,除了知識的反覆輸送,並沒有告訴年輕人怎樣做人和如何建立信仰。

  力倡“復興中華文化”的臺灣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長期以來社會重視功力,倫理和品德教育從被邊緣化終於近於消失。”前臺灣大學校長孫震痛心地説。

  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錢復也指出,甚至全球都面臨著“教育知識化、知識商業化”問題,由此引發社會道德逐漸淪喪。

  近年來,社會上興起一股學國學的風潮,八股文回歸中學課本,國學班報名火熱……對此,劉夢溪指出,“國學熱”是一個好事情,但長期形成的文化斷裂層,一朝熱度來彌補長期的斷層,容易出現許多問題。

  從一時的熱度到制度化國民教育,中華文化的推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劉夢溪一直主張從小學階段開始建立國學課。臺灣華梵大學校長朱建民則指出,對不同時代的學習內容需要尋求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以適應當下的傳統文化教育。

  “要讀書,選最有親切、最能夠進入我們的倫理和生活的是《論語》。”劉夢溪表示,學習中華文化的首要讀物推薦的便是《論語》。

  “中國兩千多年以來,在學問上有一點成就的,沒有一個不是從《論語》中得到幫助的,所以各位就和我一起從讀《論語》開始。”孫震如是説。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