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各界將舉行公祭甲申馬江海戰甲午海戰英烈活動

2014年08月22日 07:56: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記者從福州馬江海戰紀念館獲悉,兩岸各界公祭甲申馬江海戰、甲午海戰英烈活動將於23日在福州馬尾區馬江海戰紀念館舉行。

  該活動得到各界船政專家學者的熱議,大家對此次活動充滿期待,並認為意義重大。記者了解到,馬江海戰紀念館此次還重新陳設館內展覽,將首次展覽由船政後裔捐獻的東京遠征紀念獎章與馬江海戰軍用海圖。

  21日,畢業于原福建省馬江私立勤工工業職業學校高級機械科(船政系列)的92歲船政老人陳道章告訴記者,自己生於斯,長于斯,對馬江海戰的緣起、經過、余響多有聞説。“十年前,我以日誌形式,編撰《中法馬江海戰日誌》,把這場海戰的來龍去脈逐一厘清,用史實説話,紀念海戰先烈;十年後,讓人欣慰的是,紀念變成了‘公祭’,更多人將了解、正視這段悲壯的歷史,歷史應該被銘記。”陳道章説。

  馬尾造船廠廠史館館長林櫻堯説起馬江英烈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精神時感慨不已,“舉辦公祭活動意義非凡。我國擁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是祖宗留下的‘祖權’、‘祖産’,馬江英烈逝去的生命鑄就了堅強的民族海軍魂,影響深遠,逾久彌堅。當我們紀念馬江英烈,追思忠魂,也必然想起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戰。曾與馬江英烈同窗習武的又一批船政校友,在中國近代史上另一場反侵略戰爭中,威武不屈,血戰日寇,譜出的另一曲壯歌。”

  馬江海戰紀念館副館長王曉芹介紹説,此次參加公祭活動的海戰後裔一共70多人,其中不僅包括“濟安”艦督帶後裔和“伏波”號管帶後裔,還包括潮水軍後裔等。“馬江海戰的歷史意義不可磨滅,它引申出來的現實‘傳承’意義也值得人們重視。從清明祭掃,到各界的公祭活動,祭掃的後裔越來越多地讓後輩一同來參加,先輩的愛國精神在代代相傳。”

  此次到訪參加此次公祭的臺灣嘉賓還包括8名曾就讀于臺灣海軍官校的畢業生和1名就讀于桐梓海校的畢業生,屆時兩岸嘉賓將共同參加當天上午的活動。而在此次活動前夕,馬江海戰紀念館還多方徵集珍貴海戰文物,在當天的活動中,將在館內首次陳設1枚東京遠征紀念章和1套馬江海戰軍用海圖。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