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呼喚遲到了的兒童美術教育

2014年08月20日 16:58:2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福州8月20日電(記者 王凡凡)這是一場遲到了5年的訪談:從2009年8月首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在廈門舉辦至今。借助第五屆大展在福建博物院舉辦的機會,記者採訪了此項活動的策劃者周櫻女士。

   “除繼續舉辦大展外,目前我們正致力於引進臺灣及國際先進美育資源,在大陸打造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兒童美術館。有專家認為,中國兒童美術教育已經遲到了近2個世紀,與這個相比,5年時間還不是太長。”所幸,雖然過去了這麼多日夜,坐在面前的周櫻依然兩眼清澈,一臉純凈。

   “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是國臺辦對臺重點交流項目,兩岸目前規模最大、藝術水準最高的一項少兒美術交流活動。

   而作為策展者,周櫻一開始並不看好這項活動。她所領導的廈門雲揚天際文化藝術機構主要從事中外及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大型文化藝術事件的策劃組織,雖然成立較晚,但在業界已擁有一定的人脈和知名度:2007年她們曾與德國有關部門攜手,成功舉辦了“藝術與環境中德藝術節”;2009年又在廈門、成都等地策劃了“灰空間接力”系列當代藝術展,其中“灰空間接力之一:借光”還入選文化部當年“中國現當代藝術重點推廣項目”。

   的確,從商業角度看,做少兒項目事情雜,麻煩多,收益少甚至要倒貼錢,所以業界一般沒人愛碰這塊。據悉,第三屆大展時,周櫻她們就遇到資金困難,最後還是婆婆拿出自己的體已錢幫助撐下去的。看來,一直被圈內公認為“很文藝”的周櫻並非不懂“商道”,也不是真的“很有錢”。

   説起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的真正催生者是汶川大地震——這場中華民族共同的大災難。

   “當災難來臨,我們能做的真的不多,只希望能盡一份心意,給災區的孩子們帶去快樂,哪怕是暫時的。”周櫻告訴記者,2008年5月12日,她正與幾位兩岸文藝界朋友在泉州參加活動,共同的想法,誕生了一個旨在“給災區兒童撐出一片快樂空間”的“小海豚行動”。

   “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便是這項行動計劃的一個延續:邀請災區兒童到海峽西岸福建,與兩岸藝術家、小朋友一起學習、交流,“讓孩子們擁有彩色和溫柔的心”。

   共有近300位師生代表參加了首屆大展頒獎活動,其中包括來自臺灣地區的50位獲獎代表和來自四川地震災區的30位師生。浙江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何水法,書畫家、藝術評論家謝春彥,臺灣書畫家、美術教育家周澄,臺灣兒童美術專家林千鈴等著名藝術大師和少兒美術教育專家應邀到現場與孩子們一起活動,讓孩子們有近距離接觸大師的機會。其後,部分獲獎作品還赴臺北進行巡展,近千名臺灣少兒及家長們參觀了展覽,在臺灣島內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從此欲罷不能,並逐步有了相應模式:“童畫天地”展示專家們精心評選出來的獲獎作品;“藝術的力量”主要展示弱勢少兒群體作品,傳達他們的心願與渴望,希望通過藝術的力量來幫扶那些特殊兒童;“當代對話未來”則動員了幾乎能動員到的兩岸三地社會資源,包括藝術、教育、傳媒、政府部門等方面知名人士,出來給孩子們“站臺”,體現出了大展“關注孩子即關注民族文化傳承及民族未來”的理念。

   也從此開始了對中國兒童美術教育歷史、現狀與未來發展的集中思索。從“讓世界因你而美麗”、“故事”到“季節”、“變形記”再到開放性的“!”,隨著徵集主題的變化和研討內容的深入,專家學者發現,兩岸四地孩子的作品差異性越來越強,並引發了關於兒童美術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的激烈的討論。

   “不過,現在結論已經越來越趨於一致了,即: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在‘美’不在‘術’。從目前大陸美術教育模式與現狀來看,如果不能進一步地改革和變化,僅僅單純傳授繪畫技藝的被動式教學,對未來少兒美術教育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將産生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值得欣慰的是,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目前已得到兩岸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理解和支援,規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高。至第五屆大展,徵集到的作品已3萬餘幅。而從第二屆起,當代著名藝術家徐冰更是直接參與進來,奉獻出自己的精品力作,為大展增添了獨特的色彩和思想的分量。

   更為可喜的是,在兩岸有識之士的共同支援下,周櫻和她的同事們孜孜以求的真正意義上的“兒童美術館”已有望在福建落地。

   “200年前,德國兩大文豪歌德與席勒就發現美學教育是各種思想的縮影和提升國民精神素質的關鍵。席勒還為此專門寫下著名的《審美教育書簡》,首次提出了審美教育理念。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曾把歐洲強盛的原因歸結為‘科學’與‘藝術’之發達,並大力提倡美術教育,只可惜,這一倡導沒能延續下去,系統的美術教育依舊在我們的國民教育中缺席。因此,我們的兒童美術教育已經遲到太多,不能不發出呼喚並做出動作了。”周櫻説。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