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深圳原創儒家文化交響樂《人文頌》驚艷臺灣

2014年08月17日 10:16:2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繼臺北、臺中演出之後,深圳原創大型儒家文化交響樂《人文頌》15日晚登上高雄舞臺,由此圓滿完成在臺巡演。臺灣各界人士與普通民眾對這一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其緊扣儒家文化核心要義,展現了中華優秀文化的價值光輝。

  《人文頌》是深圳歷時8年精心打造的文藝精品,以西方交響樂的形式與表現手法,創意詮釋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傳達中華民族的人生理念和生命態度。全曲分仁、義、禮、智、信5個樂章,用音符、樂章和人聲描摹出一幅和諧雅致的中華文化景觀。

  《人文頌》此次來臺演出,由深圳交響樂團、深交合唱團、深圳高級中學百合少年合唱團與臺北愛樂管弦樂團、香港聖樂團等合作完成。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京生認為,深圳、臺灣和香港的藝術家共同奏響《人文頌》,是中華兒女共同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之舉。深圳交響樂團團長陳川松表示,中華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園,兩岸音樂人合作《人文頌》的意義不言而喻。臺北愛樂管弦樂團行政總監俞冰清則説:“通過這次演出,兩岸更親近了。”

  “太感動了,聽了《人文頌》,我更為我們中華文化感到自豪。兩岸需要這樣的文化,需要這樣的交流。”臺北市民賈惠秀走齣劇場時還格外激動。

  臺灣老兵馮西榮對演出也是讚不絕口,他説自己從中感受到了中華文明復興的希望。《人文頌》演出開始前,專門為高雄氣爆遇難同胞演奏了寄託哀思的安魂曲,這讓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直稱“這是兩岸血濃于水的最佳表現”。

  “編曲豐盛而多元,可以聽到傳統的古典樂章,也可以聽到民謠的心靈之聲。”臺灣音樂人余光説,“整場演出氣壯山河,能深切感受到非常中國的文化精神。”

  新黨主席郁慕明觀看演出後用“澎湃”一詞形容對這部作品的總體印象。他説,中國人最講究仁、義、禮、智、信,這是做人的根本道理。《人文頌》以西方交響樂和合唱的形式表達儒家思想,可以讓年輕一代更深刻地體會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

  在臺巡演期間,還舉辦了“《人文頌》與儒家文化的當代傳播”研討會。兩岸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從《人文頌》談起,就儒家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進行了深入探討。

  “《人文頌》的確是一場中華傳統文化的盛宴。很高興看到傳承中華文化已成為兩岸的共識,希望大家攜手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深入人心,不斷走向世界。”臺灣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會長、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對深圳通過創作《人文頌》弘揚儒家文化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肯定。

  臺灣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説,歷經長期隔絕,兩岸在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此需要互相理解,尤其是情感上的理解。聆聽《人文頌》,會讓人深深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內在底蘊,這樣的作品就有助於增進兩岸之間的相互理解。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