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包子裏的兩岸大歷史

2014年08月14日 07:54:1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臺灣包子裏的兩岸大歷史

臺灣包子裏的兩岸大歷史

  花蓮到臺東路上,導遊祥仔忽然自己下車拿回了一塑膠袋熱騰騰的包子,每人發了一個。

  饑腸轆轆的我們一通狼吞虎咽。

  “好吃吧?有沒有山東的味道?”祥仔一邊發一邊説,每個包子錢中,有三台幣是捐給臺灣老兵骨灰回大陸安葬的。

  臺灣有個老兵叫高秉涵。從1991年開始,他送了100多名臺灣老兵的骨灰“回家”。

  一個包子下肚後,旅行車右手邊的深藍淺藍的太平洋、溫軟宜人的溫泉水、水倒流的風光再也入不了我的眼,進不了我的心。不爭氣的眼淚撲簌簌下來,在我看來這條旅行路線,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榮民院(國民黨老兵住宅大院)串起來的。那些在臺灣沒有家庭沒有子女的國民黨老兵,或蹣跚地在路邊散步,或在涼棚下喝茶,或一個人在竹椅上發呆。我的眼裏只有他們。

  我想起了國民黨老兵大亨。

  媽媽家的院子裏有兩個跟她年齡相倣的農村房客。一個是我爸爸,他像現在的農村少年一樣到無錫市裏讀書,每月按時給我外婆房租;一個就是大亨,他媽媽青年守寡,從丹陽來,早晨三四點就起來,帶著孩子沿街賣菜,外婆看娘倆可憐,從未收過他們房租。

  為了理想,為了抗日,也為了生活,爸爸與大亨都從我媽家消失了,一個投奔新四軍一個當了國民黨的青年軍。

  1988年,蔣經國開放老兵探親不久,大亨就回來了。他在丹陽祭拜過苦命的母親,聽説外婆剛剛去世,骨灰在北京,就千里迢迢到北京來謝恩。

  在八寶山捧出骨灰盒,大亨燃上香燭撲通跪倒,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

  當時的爸爸已經不習慣叩拜,對我説,臺灣還是保留了很多封建的“糟粕”,其實也是老祖宗的傳統,挺好的。

  爸爸陪大亨遊歷長城,半路,忽遇大雨傾盆。倆人狼狽買了雨披,互相攙扶著登了頂。

  在烽火臺上,碧空如洗江山錦繡長城巍峨,兩個幾十年的敵軍拉著手合了影。其實,他倆並沒有什麼矛盾分歧,有的是花季少年共處的美好回憶。

  用今天的語言來説,兩個人都是屌絲的成功逆襲。

  爸爸跟著陳毅粟裕大軍,一路勝仗,渡江戰役後攻入蔣介石的總統府,牛哄哄地別著駁殼槍留影。後來喜氣洋洋娶了房東,國民黨官員大學教授的女兒我媽媽。

  大亨跟著國軍一路敗仗,逃到臺灣,都沒與媽媽告別,成了落魄的榮民。他什麼活都幹過,考上了臺灣的大學,畢業後穩定下來,40多歲高齡了才結婚生子。但他奮鬥成了聯合報的高層,在新竹建立了能自給自足的農場,有自己的山頭與別墅,種滿了蘭花。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爸爸經過層層的組織程式與審批,邀請大亨到軍隊大院裏的我家做客。臨走,大亨忍不住拍拍簡陋的傢具對爸爸説,臺灣的條件那是好多了,“還是老蔣好”。

  爸爸後來説起此事,從不評價。在他病重的時候,一個戰友的兒子來看他,指著爸爸胸前別著的毛主席像説:“叔叔,你腦袋壞掉了吧,他文革整你整的還不夠慘嗎?”爸爸別著那個像章直到最後,也許,這就是他的回答。

  在中國傳統文化裏面,忠與孝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老兵們在忠於他們主義的同時,也對父母家族無限依戀。爸爸臨終,説,速速回鄉,葬在自家墓地。

  最終,什麼成王敗寇?他們只是小小的骨灰罐,最迫切的,是依靠在母親身旁。

  一位40多歲的國民黨女幹部在接待我們的時候説,榮民院的老兵思鄉,看見大陸游客會湊過來,聽聽有沒有鄉音。她看到一些大陸客對著老兵一通亂拍,氣得直想罵人。他們也曾變賣家産回到大陸,千金散盡,卻不適闔家鄉新的環境。年歲漸長日暮黃昏,卻不知道自己能否葬回故里,能否陪在母親身邊,是什麼心情?“哪怕過來陪他們説説話,談談他們的家鄉,我都很感謝的”。

  據説,在臺灣的山東兵最多,老兵們在海峽這邊拼命地用山東口音喊“娘——”。

  于右任先生的詩作《望大陸》最能體現他們的心情: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

  永不能忘。

  “馬致遠的那句‘斷腸人在天涯’,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怎能體會這其中肝腸寸斷的傷痛啊!”高秉涵曾這樣對媒體説。

  老兵包子味道真不賴,不過已經不全是山東的口味。包子皮雪白雪白,泛著甜味,顯然為了適應臺灣人的愛好面里加了少量的糖。餡兒回味悠遠,很有點山東大包子的肉香濃烈,卻比山東人的伙食清淡了很多。

  這是老兵理解的故鄉的味道。大亨的母親很早去世,一生吃盡苦頭。而他的親戚,因為有這個國民黨兵拖累,過了幾十年的慘日子。不忍與歉疚,讓他不想再回來。大亨知道我爸爸在軍隊管的嚴,臨行時送給媽媽一份重禮説,就此別過,我們就不再聯繫了。

  大亨名叫呂漢魂,時隔40年,閃回了一下,就又消失了。旅行車在臺灣環島而行,我感覺和大亨可能近在咫尺,卻無法問候,內心懨懨:

  大亨大亨,你在哪?我有什麼能為你做的嗎?

  我一路在對比海峽兩岸的老兵,誰更幸運一點。

  爸爸這代人,經歷“反右”、“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挨整受窮,心力憔悴。

  大亨他們經歷白色恐怖、失業、母親失聯、親人家破人亡,一直品嘗孤獨。

  爸爸這輩人從未享受生活,目標就是解放全人類、消滅私有制。

  大亨則活在“一年準備三年反攻大陸”的光復夢想中,蔣介石許了老兵家鄉的田地,但他們一次次失望。

  本以為只有海峽這邊曾沉浸在紅海洋中,高喊口號。 看了錄影才知道,臺灣人也在高歌蔣介石是“人類的救星”。1980年代蔣經國執政晚期,廣場的人仍在呼喊萬歲萬歲。

  ……

  海峽這邊和那邊,爸爸和大亨們,整整一代人付出了全部的青春和生命。他們的夢想有所不同,但他們的信念都指向相同的方向——為了親人凝聚,為了民族重生。

  在這個意義上,幸運或者不幸,誰能説清其中的滋味呢?

  瘋狂的個人崇拜、殘酷的迫害、全社會只有一種聲音,這一切隨著歷史的車輪漸漸消失了。我們在獲得更多的自由民主、人性關懷的時候,也在失去某些東西。

  現在出國留學的孩子很多,有多少人會隔著海峽高喊媽媽呢?恐怕只有缺錢花的時候才會想到父母。我自己的孩子在他年老的時候,會像童年的時候那樣依戀我,期待葬在我的身邊嗎?我沒有這個自信。這種根的歸屬感是否也隨著全球一體化,散落在風裏了呢?

  兩岸的年輕人攜手進入了燕語鶯歌輕鬆曼妙的小時代。隨著老兵們的相繼辭世,臺灣海峽的水也不再那麼鹹澀傷人了,臺灣包子的主流變成了胸針大小,鮮嫩無極,精緻昂貴如藝術品的鼎泰豐類的包子。

  出於自我保護,人們的心會自動繞過那段骨肉離散、命如草芥的過去。臺灣,在我們眼裏,可以是臺北市中心那幾座高聳的豪宅,是張惠妹王力宏“康師傅”的八卦,是《康熙來了》中馬英九對小S勾引調戲吃豆腐的寬容大度與坦然接受。

  在爸爸的葬禮上,依照鄉里的風俗,一個道士高聲唸白之後,是農村軍樂團奏樂,第一首曲子《我是一個兵》。

  是的,這個兵,來自鄉土歸於鄉土,來自老百姓現在又回到農村的泥土中,乾乾淨淨。他們,屬於制定格局的大歷史,永遠不會理解這個小時代。

  我從東河包子裏漸漸也品出了山東大包子的味道,如此的香甜與熟悉,那是老兵的赤誠心,又豈是昂貴的鼎泰豐能比的呢?

  向大歷史告別,雖然我常常感到這個小時代有點無聊。(堵力 文   李浚 攝)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