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情係三晉”兩岸文化人士共同祭拜關公(組圖)

2014年07月29日 10:42:3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主祭陳志聲恭讀祭文

  參加“情係三晉——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兩岸文化界人士,7月8日赴解州關帝廟祭拜關公,圖為主祭陳志聲恭讀祭文。(台灣網 蕪同 攝)

  台灣網7月9日山西運城消息 參加“情係三晉——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的一百多位兩岸文化界人士,7月8日懷著景仰的心情,赴解州關帝廟祭拜關公。

  運城所屬的解州是中國武聖關羽誕生地,也是關公文化的發源地和集散地。解州關帝廟始建於隋初(西元589年),是全國始建最早、現存規模最大的關帝廟,也是關公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集散地。

  上午9時許,解州天氣晴朗,萬里無雲。來自海峽兩岸的文化界人士虔誠地列隊走進關帝廟的大殿前。在依次進行“上香”、“薦酒”之後,主祭人、臺灣著名書法家陳志聲先生代表兩岸文化界人士恭讀祭文:

  巍巍武聖 雲長關公 忠義仁勇 世表為宗 凜然正氣 兩岸皆宗 丹心貫日

  沛乎蒼穹 聖德縱宇 亮節高風 韆鞦永頌 青史惟躬 桃園義結 兄友弟恭

  匡扶漢祚 聲名具隆 經文緯武 氣宇恢宏 智勇兼備 屢纓奇功 春秋懔讀

  鼎鼐精忠 單騎赴會 威懾江東 戍荊取樊 歸蜀朝宗 揚風華胄 武德宗榮

  成仁殉節 就義從容 德佩天地 氣蓋豪雄……

  祭文恭讀完畢,主祭人在“望燎”環節將祭文付之一炬。在“飲福酒”之後,祭拜儀式結束。全部祭拜儀式莊嚴肅穆。

  祭拜儀式結束後,親筆撰寫祭文並擔任主祭人的陳志聲臉上還掩飾不住激動的表情。他在回答記者為什麼文化人要祭拜關公時表示,他撰寫的祭文中有一句“經文緯武”,中國自古以來的武將中不乏文學家,而歷史上文人,也不乏慷慨激昂的英雄業跡。所以文武合一,文不離武、武不離文。比如歷代的書法家中,王羲之是一位將軍,顏真卿也曾統兵十萬。而歷代文人的重氣節,也正是與關公的忠義仁勇的精神一脈相承的。

  陳志聲表示,在臺灣,關帝廟非常多,幾乎人人都拜過關公。關公是武聖,能來關公祖廟朝聖,擔任祭拜關帝聖君的主祭人,何其有幸!

  陳志聲最後表示,兩岸交流,文化先行。這次兩岸文化界人士共祭關公,是又一樁兩岸文化交流的盛事。(台灣網記者 蕪同)

臺灣嘉賓團長周蓉生率陪祭人員步入大殿

  參加“情係三晉——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兩岸文化界人士赴解州關帝廟祭拜關公,圖為臺灣嘉賓團長周蓉生率陪祭人員步入大殿。(台灣網 蕪同 攝)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