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文化界人士山西運城共祭關公

2014年07月29日 10:42:3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原標題:兩岸文化界人士山西運城共祭關公

  參加“情係三晉——兩岸文化聯誼行”的百餘位兩岸文化界人士,8日上午在山西運城市解州關帝廟共同祭祀了著名歷史人物關公。

  解州是三國名將關羽的故鄉。關帝廟創建於西元6世紀陳末隋初,是全國始建最早、現存規模最大的關帝廟,也是關公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集散地。經過多次擴建,形成由結義園、琉璃龍壁、端門、午門、御書樓等組成的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非凡。在午門殿堂內,還分別懸挂有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題寫的牌匾“忠義仁勇”“道沐兩岸”。

  8日的關帝廟,青松翠柏,雅樂齊鳴,氣氛肅穆。上午9時,百餘位兩岸文化界人士佩戴綬帶,列隊進入關帝廟。由臺灣書法家、臺中市政府參事陳志聲擔任主祭,中華文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侯湘華、臺灣華視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周蓉生、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張京育、信和國際法律事務所所長焦仁和等擔任陪祭。

  9時許,參訪團抵達崇寧殿前,司禮官宣佈儀式開始。經過拜關公、上香、敬酒、飲福酒等儀式,陳志聲恭讀祭文:“巍巍武聖,雲長關公,忠義仁勇,世表為宗。凜然正氣,兩岸皆崇,丹心貫日,沛乎蒼穹。聖德縱宇,亮節高風。韆鞦永頌,青史惟躬……”讀畢祭文,參訪團成員集體向關公塑像三鞠躬致意。

  長期從事兩岸文化交流,來訪大陸近百次的陳志聲對記者表示,祭文是他親自草擬與書寫的,能擔任此次活動的主祭官,他感到非常榮幸。“關公忠義仁勇的精神對臺灣民眾影響很大,在臺灣民間信仰中佔重要地位。孔子和關羽是中華文化的文武二聖,這是一趟朝聖之旅。”

  參訪團成員、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楊其文説,媽祖和關公是臺灣民間信仰中最重要的兩個神明,很多商家、司機都會供奉關公神像,保祐事業順遂、家人平安。看到解州關帝廟建築精巧,保護完好,令他十分感動,“對關公的信仰跨越兩岸。”

  運城古稱“河東”,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地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現有人口500多萬人。運城歷史悠久,文化遺跡眾多。除關帝廟外,鸛雀樓、普救寺、黃河大鐵牛等歷史古跡都在運城境內。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