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誠品書店在大陸首店模式引關注

2014年07月29日 10:42: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誠品書店將在大陸開門迎客,其在江蘇蘇州的首店模式引發關注:現實中實體書店式微,書市擠入新競爭對手,臺灣“誠品模式”是否能在大陸開拓樣板,為大陸實體書店提供另一種思路和活法?

  1日,記者探訪正在動土興建的蘇州誠品書店,嚴格來説,所在地是一座佔地巨大的城市綜合體。依傍而設的臨時書屋,已展現出與實體書店的些許不同:舒緩音樂,書架錯落,一些與書有緣的展品隨意點綴著,將空間分割得更似小型博物館。

  “如果實體書店還停留在書籍買賣層面,在現今商業體系生態中,一定很艱辛,不管是電商還是數字閱讀,都分流了很多顧客。”蘇州誠品書店營運總監郎正中感嘆。

  大陸實體書店三、四年前經歷過一輪倒閉潮。2010年,北京“第三極書局”、“風入松”書店、上海“季風書園”4家分店、廣州三聯書店天河店等關張。2012年,成都時間簡史書坊、上海萬象書店倒閉,上海書城淮海店歇業。去年,大陸最大民營連鎖書店光合作用重組失敗,創始人無奈轉行。

  實體書店唱衰聲延續至今,洶湧而來分一杯羹的,是噹噹網、卓越網、京東商城等網購平臺,以及谷歌kindle等數字閱讀通道。

  “連鎖但不複製”,未來在蘇州出現的第一家臺灣“誠品”樣貌,將是一座城市綜合體:兩座塔樓間夾一座5萬平米商場,書店設在其中。

  誠品書店在臺灣草創期曾虧損15年之久,在蘇州的首店,是否已經備足了“不賺錢”的耐心,以巨型商業體盈利抵消書店的短板?郎正中表示,賺錢自然很重要,融入市場是一個過程,單從書店來看盈利是危險、片面的事,“規劃時間還長,我們對這裡的市場很有信心。”

  尤其是書店之外的商業部分,他透露會有不同形式,和商場、餐飲都會呈現不同組合。

  他坦白自己不會擔心盈利上有很大落差,“書是書店的核心,誠品營造人與人、人與書、人與層次的環境,看中閱讀感、體驗感的誠品模式,若能得到本地人喜愛,産業一定會做好。”

  賣什麼書、怎麼賣?在幾十萬種書目的選擇題上,郎正中認為誠品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會賣最賺錢的教輔書,也一直沒有賣過教輔書,將針對本地市場推出人文、藝術、創意、生活類書籍。

  今年4月,北京三聯韜奮書店宣佈24小時“不打烊”,一時間受到讀者追捧,其靈感即源自誠品,蘇州誠品首店是否會點亮“深夜書屋”?對此郎正中還無定論,“我們還在討論,希望是24小時營業的”。

  “蘇州是誠品在大陸永續發展的基地,我們希望做成一個典範”,郎正中表達期待。

  據預計,臺灣誠品書店蘇州店將於明年5月試運營。不管最終成功與否,這都將成為實體書店在大陸的“誠品”樣本。(完)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