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福建永定客家文化交流團訪台側記:架兩岸通心橋

2014年07月29日 10:44: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從金門島通過兩岸“小三通”航線抵達廈門,結束赴臺灣交流訪問的福建省永定縣客家文化交流團滿載著親情、鄉情、友情,回到了“客家祖地”永定縣。

  “我們以客家土樓和客家文化為抓手,積極開展兩岸互動交流。”永定縣臺辦負責人22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8天的臺灣之行,看望永定鄉親、講家鄉事、敘家鄉情,並就農業、旅遊、投資合作展開溝通,始終突出“兩岸一家親”的主題。

  一份鄉情凝聚客家力量

  看望永定鄉親、講家鄉事、敘家鄉情……永定交流團一到臺灣,便先後拜會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臺北市議員、國民黨中央常委吳志剛,桃園縣長吳志揚,頂新國際集團董事長魏應交等永定籍、閩西籍鄉親,並走訪了臺北永定縣同鄉會。

  吳伯雄特別選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與永定鄉親會面。“兩岸客家人要彼此交流、彼此鼓勵,一同保護祖先留下來的文化。”交談中,吳伯雄表示,希望透過客家人的聯繫,可以促進兩岸的和平發展穩固向前。

  對於明年要在臺灣舉行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吳伯雄對交流團打趣道:“到時候,我就要看永定來多少人。如果人數沒有比今天的人更多,我就要找你們算帳!”一份飽含濃濃鄉情的囑託,博得全場一片掌聲、笑聲、讚嘆聲。

  在走訪台北永定縣同鄉會時,在臺鄉親見到家鄉人備感親切。今年93歲高齡的闕啟春激動不已,“知道家鄉人要來臺北,我高興得幾天幾夜沒合眼,盼著、等著,今天看到鄉親來了,我很高興。”

  一台大戲感動臺灣各界

  “藝術表演可以帶動兩岸交流、族群融合,讓客家文化展現于南臺灣。”由永定縣自編自導自演,以反映永定客家土樓風情、展現客家文化內涵為主題的大型原生態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在高雄市公演,得到南臺灣各界的好評與共鳴。

  觀看了演出的臺灣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史育女説,讓其感動的是,臺上臺下包括了不同黨派、不同族群,大家願意為這個兩岸藝文交流共襄盛舉,放下歧見,或許是飲水思源的情懷,或許是對於藝術文化的愛好或尊重,或許是對於和平的企盼,“這是一個多麼好的開始!”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長鐘孔照作為客家族群的一員,對《土樓神韻》原汁原味在高雄展演,感言“客家精神在表演中一覽無遺。”而臺灣“行政院政務委員”簡太郎表示,藝術表演可以帶動兩岸交流、族群融合。

  一心取經促進合作發展

  在臺期間,永定交流團通過考察、參訪、洽談,不僅增進了了解、密切了情感,還就“兩岸一家親”合作示範達成了許多共識,項目內容涉及農業、旅遊業、酒業等方面。

  位於臺灣南部的屏東縣素有“水果之鄉”的美譽,種植的香蕉、芒果、木瓜、蓮霧、火龍果等水果産量位居臺灣各縣之首。交流團走訪了屏東當地農會,參觀了鳳梨産銷班,仔細了解水果的收成、價格等情況。雙方約定,彼此要資源共用、市場共拓、資訊共通、發展共贏,積極推進永定與臺灣農業資源互享,開拓兩地文化觀光交流。

  “有機農業是我們發展的一個方向,臺灣的有機農業很值得我們借鑒。”在臺灣新北市八里區開心果園,交流團與臺灣農民共話有機農業生産。永定交流團表示,要把臺灣農民發展精緻農業的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帶回去。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