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海峽兩岸民俗風情剪紙藝術展”在北京隆重開幕

2014年07月29日 10:47:4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開幕式現場為剪紙藝術家頒發參展證書。(台灣網 馬一娜 攝)

  台灣網3月27日北京消息 3月27日,由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東城區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和頂新公益基金會聯合舉辦的“海峽兩岸民俗風情剪紙藝術展”在臺灣會館隆重開幕。本次剪紙藝術展將分別在北京和臺北兩地舉辦。在北京臺灣會館的展覽為期8天,5月中下旬全部展品將在臺灣展出。

  國務院臺辦、北京市臺辦、北京市臺聯、北京市東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和頂新公益基金會負責人等兩岸嘉賓出席開幕式。

  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表示,透過剪紙作品,展現了臺灣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淳樸的民風和豐富的物産,通過小小的藝術作品再現了臺灣最大的民間信仰。北京市臺辦主任強調,希望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繼續傳承歷史悠久而又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兩岸的文化交流做出新的貢獻。

  在開幕式上,北京市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徐陽、陜西剪紙藝術家武燕、甘肅剪紙藝術家張雪峰、北京殘疾剪紙藝術家范榮彪等為現場嘉賓展示了精湛的技藝。

  “臺灣的創作素材,臺灣的宗教文化,這些都是我們前所未見的。”在談到此次赴臺采風創作的感受時,徐陽代表五位藝術家分享了此行的見聞,“我們在當地看見了規模宏大的媽祖巡遊,他們的著裝以及遊行現場的熱烈氛圍把我們深深的吸引了。回來後,幾位藝術家不約而同的都圍繞這個新鮮的題材創作了媽祖系列作品。”

  徐陽認為交流是互動的,這種感觸源於一位阿里山茶鋪老闆的話。在阿里山的一家茶鋪,赴臺的藝術家們邊品茶邊和茶鋪店主交談,並現場為茶鋪裏的每位成員創作了頭像剪紙作品,茶鋪老闆很珍惜,感動地説“從來沒有接受過這樣熱情的互動”。

  徐陽表示,剪紙藝術不同於攝影藝術,剪紙不是真實的反映,而是來源於生活。通過此次臺灣之行,藝術家們在生活的基礎上大膽的發揮作品的主觀感受和想像,作品表現的是積極向上的理想主義,真正體現了臺灣的民族風情、風光以及宗教文化。  

  剪紙藝術展前期活動於去年8月啟動,民間剪紙藝術家赴臺采風。藝術家們體驗寶島風情,深入社區村巷,了解民族習俗,感悟民間百態,創作了一批精湛的剪紙藝術作品。為完整記錄剪紙藝術家們對寶島臺灣的真摯情感,活動主辦方將藝術家們的采風創作集結成冊,收錄在《海峽兩岸民俗風情剪紙展作品集》中。《作品集》現已在大陸出版發行,展覽期間同步發售。(台灣網記者 馬一娜)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