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連戰勉勵北大臺灣女學生:除了戀愛,還要好好讀書

2014年07月29日 10:49:06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連戰勉勵北大臺灣女學生:除了戀愛,還要好好讀書

  時隔九年,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再訪“母校”北京大學。昨天,正在大陸訪問的連戰在北京大學被授予名譽教授稱號,之後與學生教師座談。連戰説,這不僅是崇高的時刻,也是最珍貴的榮譽,“回到北大,接受這份榮譽,心裏高興、振奮、感謝”。

  獲頒名譽教授

  閒事太多接受榮譽遲了九年

  昨天上午10點半,連戰偕夫人微笑著來到北大英傑交流中心,進門時向在場的20多位北大學生及教師代表鞠躬致意。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為連戰頒授名譽教授證書,還有學生代表為連戰佩戴上了北大校徽。

  接過被授予的名譽教授證書,連戰走上演講臺致辭,表示闊別9年後再次踏上北大校園,心中充滿感謝。2005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率團訪問大陸,展開兩岸交流“破冰之旅”,其中一個行程是在北京大學演講。當時校方決定向連戰頒贈名譽教授稱號,但直到將近9年後的昨天才完成頒授。連戰昨天自我調侃説,“不是因為我事情太多太忙,而是因為我庶務太多,閒事管太多,所以一直拖延到今天。”

  名譽教授是北京大學授予著名專家學者的榮譽性學術稱號。王恩哥表示,授予連戰這一稱號,既是對其學術和社會活動成就的肯定,也將有助於促進北大與臺灣的文化、教育、學術交流,有助於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連戰説,再次來到北大校園,面對“斯草、斯木、斯事、斯人”,自己“有回家的感覺”。連戰的母親趙蘭坤曾于上世紀30年代在北大求學,連戰將北大稱為“媽媽的學校”。而他自己所就讀的臺灣大學與北京大學有不解之緣,因為傅斯年、錢思亮等北大教授,後來也曾在臺大任教,臺大校風與北大校風可説一脈相傳。

  連戰説,獲授北大名譽教授稱號後,北大真正成為了自己的“母校”。

  今後會有更多時間與師生切磋

  “今天我能夠由校長親自頒贈證書,對我來説不僅是崇高的時刻也是最珍貴的榮譽。”連戰説,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兩岸有共同的文化傳統,在族群上有共同意識,在主體上有共同認知。當今世界充滿挑戰,中華文化如何在新的未來更為精彩,知識分子作為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有著特別的責任。

  連戰説,2005年兩岸打破隔閡,兩岸學術機構相互簽署聯盟、互訪計劃,青年學生相互交流,在彼此校園裏致力於研究未來發展的方向,這是令人欣喜的發展。

  連戰提到,他曾在臺灣接見了到訪的大陸同學,和兩岸大學生一起交流時説過,大家能坐在一起,精專問題,能夠有這種環境是因為少數人的宏觀視野,他們所記得的利益是天下的利益,他們所求的名是萬世的名,而不是自己的名和利。兩岸文化的合作正是在這些人的努力下,百花齊放,非常感謝這些人在過去所作的貢獻。

  連戰最後説,感謝北京大學美好的安排,今後會有更多的時間與北大師生相互切磋,共同為民族和未來而努力。

  與北大師生交流

  “首先恭喜你,你很幸福”

  頒授儀式後,連戰一行與北大師生進行了座談。學生們就關心的在臺陸生待遇、兩岸學生交流、學生社會服務等話題,提出問題與連戰探討。

  就讀于北京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的李採易同學是一位來自臺灣的學生,她在昨天的座談會上説,兩岸教育交流越來越完善,在這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現在兩岸的交流越來越多,戀愛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我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連戰幽默回應説,“首先恭喜你,你很幸福”,引來在場一片笑聲。“我們唸書的時候,不會想到可以到大陸讀書,全球化的時代,資訊傳播很快,這是你們這一代的優勢,是我們那一代的缺失。”連戰家長般勉勵説,“所以你們這一代年輕人,應該抓住這美好的時刻,除了戀愛外,還要好好讀書。”

  北京大學是最早面向臺灣地區招生的大陸高校之一,早在1979年,北大就開始招收臺灣學生。目前,共有468名臺灣學生在北大攻讀學位,每年還有近百名臺灣交換生來北大交流學習。該校已與臺灣大學、中研院等17所臺灣高校和學術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