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將一起奏響《人文頌》

2014年07月29日 10:49:59  來源:你好臺灣網
字號:    

  17日晚,《人文頌》從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載譽歸來後首次面向深圳市民演出,“曲高和眾”贏得1600多名市民3分鐘潮水般的掌聲。昨天,《人文頌》專家研討會舉行,十幾位海內外專家熱議其思想價值、人文內涵和音樂藝術,他們感言,《人文頌》是一部獻給偉大中國夢的精品。研討會透露,深圳將與臺灣合作,兩岸一起奏響《人文頌》。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人文頌》總策劃王京生出席了研討會。他表示,《人文頌》經過七年的打造,經過國際舞臺的檢閱,贏得國際認可也贏得市民喜愛,已成為一部成功的作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明確把《人文頌》作為一部推薦作品。如何從成功走向經典,《人文頌》需要新的出發。只有經過不斷打磨,不斷傾注心血和智慧,才能成就經典之作。王京生認為,《人文頌》不僅是一部音樂作品,更是一部思想作品,是要回答“人以什麼為本”的問題,是以交響樂形式來展現中華文化的價值和光輝、傳遞中華民族的人生理念和生命態度。

  經過幾次修改,《人文頌》有了新的進步,通過交響樂,我們可以聆聽到“仁”的寬厚遼闊、溫暖包容,“義”的義薄雲天、勇往直前,“禮”的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智”的如水之盈、清明空靈,“信”的一諾千金、金石之堅,感受到《人文頌》作為一部思想作品的力量。王京生説,《人文頌》把“仁義禮智信”與“金木水火土”意象一一對應,在下一步修改中,可以通過創作手法讓各種意象更為清晰。以“智”樂章為例,可以先體現“泉之汩汩,滴滴晶瑩”,接著是“海之浩浩,風暴雷霆”,然後回歸“潭之靜靜,澄澈深寧”,展現智慧之靈的不同狀態。

  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張國祚認為,《人文頌》走向世界,有助於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讓人感動、震撼。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長于平認為,《人文頌》是一部“新人文主義的文化交響”,是創意深圳以藝術形式與世界的一次溝通,是一部獻給偉大中國夢的作品,也是一部獻給中國夢的精品。著名美籍華人指揮家胡咏言説,《人文頌》是深圳這座奇跡之城把交響樂和中國文化相結合,在國際上講述一個中國的故事。

  專程從臺灣趕來聆聽《人文頌》的臺北愛樂樂團行政總監俞冰清、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朱宏昌肯定了《人文頌》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認為《人文頌》讓他們看到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種希望和力量,邀請《人文頌》前往臺灣演出。王京生回應,深圳將與臺灣樂團合作,兩岸一起奏響《人文頌》。他表示,現在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應該發出自己聲音的時候,深圳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精神,把《人文頌》打造成經典作品。

  《人文頌》大型合唱交響曲由深圳市委宣傳部策劃、撰稿並協同市文體旅遊局、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和深圳交響樂團實施,是深圳“七年磨一劍”的精品力作,去年9月2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演出,取得圓滿成功。(記者翁惠娟)

[責任編輯:朱媛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