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盟人士提議建“西南聯大舊址公園”

2014年07月29日 10:50: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西南聯大是拉近兩岸關係的重要紐帶。”20日,雲南政協委員姚子龍在政協雲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建議,雲南應著力打造西南聯大歷史文化名片,建立“西南聯大舊址公園”,促進兩岸關係更上一層樓。

  姚子龍祖籍臺灣,在昆明出生,現任臺盟昆明市總支主任委員。

  “我們到臺灣交流考察,那裏的學界,包括整個社會的氛圍都對西南聯大讚不絕口。”姚子龍説,“清華大學終身校長”、西南聯大校務委員會三常委之一的梅貽琦1955年在臺灣新竹創辦了臺灣清華大學之後,便把聯大優秀的教育理念帶到臺灣。從此兩岸教育也結下了不解之緣。

  姚子龍説,過去人們對西南聯大的知曉更多的是“一二一運動”,而很少有人去關注西南聯大可供參考的先進教育制度。

  據姚子龍介紹,雲南省發改委將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作為西南聯大舊址的保護,但他擔心逃不出“拆拆建建”的命運。因此他建議將雲南師範大學全部搬遷至昆明呈貢大學城。在西南聯大舊址建立“聯大舊址公園”,將在城市發展進程中越縮越小的舊址範圍控制保護起來。

  “現在大陸的學生沒幾個知道西南聯大在教育史上的輝煌成就,但在臺灣,‘80後’、‘90後’這些學生,提起西南聯大都是兩眼放光。”姚子龍建議,將西南聯大歷史寫進教科書。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和楊振寧,都是西南聯大畢業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獲得者鄧稼先、趙九章、朱光亞等等一共八個人,全部為西南聯大師生;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屆八十一位院士,西南聯大人佔二十六位;首批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的五位華裔,光西南聯大師生就佔了四名。”

  姚子龍説,西南聯大的校本部只有一百二十多畝,相當於今天一所中學。但在那麼小的校園裏,走出的中國優秀學者以及各學科的泰斗級人物數也數不完。他希望與臺灣合作修正這段輝煌的教育歷史,共同促進兩岸教育制度的改革進步。 (和曉瑩)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