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文化使者往返兩岸 吁深思中華文化扮演的角色

2014年07月29日 10:50:4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12月,我從由臺北飛往臺東,參加“光照大千——絲路佛教藝術考古特展”開幕式。這是沈春池文教基金會今年參與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的收官之作。

  如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説,2013年兩岸關係是60年最佳時期。這一年,兩岸文化交流暢旺,基金會也堪稱碩果纍纍。年初,與大陸相關部門合作,在臺北合辦“當代中國畫學術論壇與展覽”。這項集展覽、論壇、演講、筆會、參訪“五合一”的大型美術交流活動,吸引了臺灣專業界與愛好美術群眾的熱情參與。年終,基金會參與的“光照大千”,展品來自陜甘新三省區的16家博物館,徵集工程浩大。更難得的是,這是大陸重要文物首次在臺灣東部展出。當地觀眾激賞之意溢於言表,足見活動意義非凡。

  2013年,作為兩岸文化專業交流的推動者,基金會邀請北京重要博物館負責人到臺北參加研習活動,組織臺灣學者赴天津,參加兩岸四地建築遺産合理利用研討會……不僅如此,我也代表基金會,受邀出席了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及2013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

  回首2013年以及20多年來的兩岸交流歷程,我個人感慨良多。即將到來的一連串節日,對兩岸很多年輕人而言,起始不是臘八而是耶誕節,結束不是元宵而是情人節。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中華文化應當扮演什麼角色?值得兩岸中華兒女深思。

  作為臺灣較早開始從事兩岸文化交流的非營利組織,基金會早年曾冒著財産充公的危險,贊助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今天,基金會不僅要為密切兩岸關係與同胞的感情,還要為中華文化交流與復興,做出積極的貢獻。坦白説,確實存在資源調度、上下溝通等問題,但“人有大願,天必從之”。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文化,殫精竭慮,永矢弗諼,積極向前——這是我及基金會對於2014的一點期許。

  (作者陳春霖係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本文為本報記者孫立極整理)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