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中華文化“合璧現象”備受關注

2014年07月29日 10:51: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濟南11月30日電 (邱江波 楊曉衛)山東大學30日舉辦《子海》首批重大成果發佈暨“兩岸古籍珍本合璧工程”論證會。兩岸近年來文化交流中的“合璧現象”受到兩岸與會者的關注。

  出席發佈活動的專家認為,兩岸古籍專家攜手共同出版《子海》的項目,是繼2011年分藏海峽兩岸60多年的中國山水經典畫作《富春山居圖》在臺灣合璧展出後,又一次在兩岸文化交流盛事。

  “據我所知,的確是有一些這方面的案子要做,因為還沒有成熟也不太方便提前曝光。”臺灣商務印書館編輯部副理葉幗英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説。葉女士説,目前臺灣在這方面合作比較多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他們有很多典藏文物希望通過出版社影印等模式體現出來。葉幗英女士認為,許多典籍是由兩岸分別珍藏的,這種書可能會用富春山居圖的那一套模式推出來。

  山東大學子海編纂中心主任、子海項目首席專家、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古籍文獻研究所所長鄭傑文教授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解釋道:所謂“合璧”,就是將分開的瑰寶重新完整拼接起來。

  鄭傑文教授説,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中國典籍中由兩岸分別珍藏的古籍佔了大部分,另外還有少部分被美國和日本的機構收藏。“我的心願是,希望這些國之瑰寶,在海峽兩岸、世界各地的學者和收藏家共同努力下儘量多的“合璧”,向世人重新展示它們完美的價值。”

  山東大學子海編纂中心計劃,在海峽兩岸、美國、日本專家合作完成子部出版之後,會將這一“合璧”模式推廣到經、史、集等三個部類的編纂出版,屆時,中華文化古籍一套全新的“四庫全書”就會震撼問世,鄭傑文對兩岸文物部門更多的“合璧”項目也持樂觀態度。

  專程出席山東大學《子海珍本編》出版發佈活動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向臺灣文化學術機構的合作表示感謝。孫亞夫評價這是一次兩岸教育、文化和學術機構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成功合作,為擴大和深化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積累了經驗。

  孫亞夫説,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財富和精神紐帶,古代典籍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的感知到通過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兩岸同胞共有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的特別重要性。”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