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胞捐贈抗日文物亮相北京 紀念臺灣光復68週年

2018年09月04日 17:53: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電 (曾鼐)由10余位臺胞捐贈的30余件反映臺灣人民抗日曆史的珍貴文物今天亮相北京。24日,臺灣同胞抗日文物捐贈儀式暨紀念臺灣光復68年座談會在京舉辦,多位臺灣抗日誌士後代齊聚一堂。他們表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應銘記歷史,共同維護民族大義。

  今年是臺灣光復68週年。19世紀末甲午戰爭的慘敗,逼迫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在此後50多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中,臺灣民眾拒絕“奴役”,進行了頑強抵抗,終於在1945年迎來抗戰勝利。68年後的今天,多位臺灣抗日誌士後代齊聚北京,追憶歷史,緬懷先烈。

  24日上午,臺灣抗日誌士林祖密之孫林光輝、肖道應之子肖開平等多位臺灣同胞,將30多件自家珍藏文物捐贈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見證臺灣人民抗日的“活歷史”。其中,有臺灣抗日青年曾用過的手提箱、衣物、支票等;也有反映日本殖民當局對臺灣民眾進行精神奴役的“皇民奉公日”鐵牌、日據時期的旅券等文物。

  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會長、臺灣抗日誌士丘逢甲後代丘秀芷,在今天活動現場還捐贈了多部“特殊”的課本。她介紹,這些課本均是她的曾祖父當年從大陸特意寄給臺灣的家人的,吩咐家裏過門的媳婦必須會講中文,希望他們不忘祖國。

  丘秀芷舉起鑲有紅色相框的全家福照片,繼續説,臺灣的骨髓捐贈與大陸配對成功率最高,移植成功率達80%;很多臺灣人的墓碑上刻的都是大陸故鄉的名字,這都意味著兩岸人民同根同緣、血脈相連。“我們不能忘本、不能忘50年的抗日曆史,這不是要挑起仇恨,而是不讓歷史被曲解。”

  一頭白髮的陳炳基今天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走上演講臺。他曾因參與臺灣抗日運動,于17歲被捕,經歷過日本憲兵隊的嚴刑拷打。今天他聲音有些顫抖地説:“雖然日本殖民當局一直推行奴化教育,不讓我們説中國話,不讓認中國字,但我們一天也沒有忘記祖國。”

  臺灣知名望族“霧峰林家”的後人林為民,今天也專程趕到現場。他激動地説,無數先輩為了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浴血奮鬥,獻出生命,我們絕不能對不起老祖宗!歷史和現實早已證明,臺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他表示,作為臺胞,今天的責任更大,兩岸人民應共同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褚靜濤在今天的發言中指出,臺灣民眾在50多年的抗日鬥爭歷程中,約65萬人犧牲;在中國人民的抗戰歷史中,臺灣人民鬥爭的時間最長,犧牲最大,這段歷史應該被銘記。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黃志賢強調,抗日勝利是兩岸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65萬台胞的罹難證明,臺灣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員。兩岸民眾應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與利益,一起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沈強表示,目前紀念館正在籌建臺灣同胞抗日戰爭展廳,將於明年開工,預計2015年向社會開放;所有臺胞的捐贈文物將在專題展廳進行展示。(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