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聚焦:赴臺交換生為學習 更為了解(圖)

2014年07月29日 10:54:0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大陸交換生參加兩岸青年志工研習營。大陸交換生提供

  大陸交換生在花蓮體驗溯溪。大陸交換生提供

  “赴臺交換生”已不再是個新鮮群體。據臺灣“教育部”統計,僅2012年赴臺短期交換的學生就逾1.5萬人,而同年臺灣指考(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類似大陸高考)報考人數僅8.4萬人。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化,赴臺交換生這個群體從“稀為貴”、“先行者”的媒體焦點逐漸歸於平常,真正屬於“交換生”的價值顯得更加真實。

  想像的距離:

  從遙不可及到觸手可及

  想像中的臺灣距離現實有多遠?為了尋找這個答案而赴臺交換,是多數早期交換生最大的驅動力。

  2006年9月,清華大學學生杜榕作為該校赴臺灣銘傳大學試點的第二批交換生遠赴寶島,那時大陸還沒有出現大規模交換生,更不用説後來的個人遊、學位生。“當時沒有其他正常渠道能去臺灣看看,所以,這種交換學習的機會,肯定是願意去的。”

  2007年以後,兩岸高校之間互派交換生計劃才走上正軌。2008年2月臺灣義守大學一次性招收大陸13所大學140名交換生,創下全臺大陸交換生同時就讀的紀錄。不過,在這段時間內,“好奇”、“門檻低”仍代表了大多數赴臺交換生的初衷。南京大學06級工商管理專業的李辰霽去臺灣純屬偶然:在女友申請了美利堅大學的交換生後,他才知道可以交換學習,而此時恰巧有臺灣項目,“一是對目的地很好奇,二是當時要求並不高,無需語言考試證明,容易申請。”

  時過境遷,2011年臺灣開放大陸學位生,2012年開放大陸個人遊,交換生人數在短短幾年內劇增。記者從今年9月赴臺灣大學、輔仁大學、中正大學等幾所高校的交換生了解到,他們有的“希望進行一場深度的自由行”,有的“希望以後能申請這裡的研究所”,更有甚者“因為喜歡臺灣的偶像劇與明星”。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少了幾分獵奇,多了幾分適從;少了幾分偶然,多了幾分計劃。

  現實的差距:

  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不同

  儘管後來的交換生會收到大量來自前輩的“攻略”,但是當自己親身感受臺灣的一方水土時,還是會吃一驚。“大街上竟然找不到一個垃圾桶”,“到圖書館檢索書籍時,發現根本不會用他們的輸入法”……在臺灣的頭幾個禮拜,幾乎所有交換生都會樂此不疲地向臺灣同學詢問並比較同一事物的不同稱謂:“軟體叫軟體,達芬奇譯作達文西。”

  近年來,早期交換生一些限制漸漸鬆綁。“我們那時,沒向‘陸委會’報告,個人不能離開臺北;後來去交換的學生,接觸的面和深度都比我們大。”杜榕説。交換生沒有像學位生那樣被“條例化”,顯得更自由。有的學位生不能選的課,交換生反而可以選修。加上學業壓力不大,交換生有大量時間可以去深度體驗臺灣。

  “在臺灣我上課特別認真。也許因為時間短暫,想儘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去多學、多感受。”2013年2月赴臺灣師範大學交換的廈門大學學生王林萍説。2010年9月從北京交通大學到臺灣科技大學交換的羅漢也感受到,在一些政治名人的演講、明星演唱會、作家簽售等場合,都能看到交換生的身影。

  “我們去的時候正值‘五都選舉’,因為好奇,去臺北市國民黨籍候選人郝龍斌的造勢晚會圍觀。晚會就在凱達格蘭大道露天舉行,幾乎全是上躥下跳的大叔大媽……就在那晚,連勝文離開我們這場晚會,奔赴下一場時遭到槍擊。現在想想有些後怕,如果在我們這裡被槍擊,現場不知會發生多少踩踏。”羅漢與他的交換生夥伴們這樣親歷了“臺灣式民主”。

  “臺灣有不少名人的講座或研討會,大多還會發便當,只要提前報名就可以免費參加。”王林萍對臺灣豐富的文化生活很滿意。“我們近距離聽了郁慕明、施叔青等的講座;我的一個朋友在短短4個月時間內見到的明星比臺灣室友20多年見到的還多。”

  當初體驗的興奮逐漸淡去後,沉澱下來的則是思考:感受到的臺灣,是想像中的那一個嗎?“臺灣的青年人和我們一樣,談論最新的好萊塢電影、為課堂小測驗發愁、憧憬理想與愛情。”羅漢説。

  北京師範大學的碩士生劉欣蕾今年9月剛到臺灣交換,一個月間,她發現與臺灣同學交談時的稱謂正在悄然改變:“從‘你們臺灣’、‘我們大陸’,不知不覺就變成了‘你’、‘我’。”

  臺灣與大陸的青年一代其實有著相似的成長經驗,交換生們發現,從前以為的種種“不同”更多是基於“不了解”。“我們普遍有這樣的感受:臺灣人對外面的世界不太感興趣,報紙不見國際新聞,體育報道只關心棒球籃球,和善可親卻保持距離。臺灣人很少主動來大陸,如果不是交換生走進他們的世界,並且經過長時間相處,很難想像大陸在他們心目中是否還停留在住窯洞的階段。”主動深入臺灣的交換生們,在積極地接納與汲取的同時,也潤物無聲般地將大陸新時代的形象,傳播到臺灣青年的心中。

  後交換時代:

  影響滲透到方方面面

  今年中秋節,正當曾在臺灣靜宜大學交換的陳瑩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時,收到了一位臺灣學姐用Line(即時聊天工具)發來的祝福。去年此時,陳瑩正在臺中學伴家中,依臺灣的習俗吃烤肉。“平時和臺灣同學仍有聯繫,過年過節也會互相問候,這份友誼很珍貴”。

  伴隨每批交換生返“陸”,就會帶動不少臺灣學生開始使用QQ、微博和人人網。從被動接受大陸朋友帶來的資訊,越來越多臺灣人也希望主動了解大陸的新鮮事。王林萍與她的臺灣室友經常在微信群裏分享資訊,這種互動了解,還將繼續。

  “學業、事業、家庭,雖然只有4個月交換時間,但臺灣經歷讓我方方面面都獲益,並且這種影響還會持續”。這是杜榕最直接的收穫。“比以前更喜歡説謝謝,更注意垃圾分類、過馬路看紅綠燈。”這是羅漢習慣上的改變。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吳如畫在交換感想中寫道:“這段經歷給我最大的影響,是讓我看世界有了更多角度。”“從前我總是一面抱怨社會的灰暗面,一面又不相信這個社會能有改變。但是現在,當我對服務員説謝謝時感覺到他們的友善,面對計程車司機的惡劣脾氣時報之以微笑和耐心,他們的態度也會變得溫和。”

  不少交換生返回大陸後仍會定期瀏覽臺灣的新聞,對於臺灣的資訊,他們也比別人更加敏感。“從前課本裏講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未深究原因;當真正踏上臺灣這片土地,感受相似的文化背景、相同的語言,那種內心生發出的親切感讓我覺得它的確無法割捨。”(王力可 曹恩惠)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