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國樂團藝術節奏響寶島之聲

2014年07月29日 10:54:12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作為本次上海國際藝術節到滬演出的三支臺灣文藝團體之一,臺灣國樂團將於10月25日在上海音樂廳上演一場“璀璨臺灣”音樂會。之後,臺灣國樂團還將亮相上海國際藝術節的無錫分會場。

  音樂會將上演樂團經典保留曲目《臺灣四季》,分別展現福佬、客家和少數民數的音樂特色。原作品有12個樂章,本場音樂會指揮閻惠昌挑選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春、夏、秋、冬四色場景,音樂中包含豐富的臺灣民間音樂和民歌元素。而另一首《庫依的愛情》則取材自臺灣少數民族真實的愛情故事,由臺灣青年作曲家王乙聿創作。臺灣笛子演奏家劉貞伶告訴記者,在演奏在作品中要先後使用大笛、小笛、梆笛三種不同的笛子,“每次換笛子都手忙腳亂,而且作品的快板樂章速度極快的同時又要顧及雙吐、大跳等高難度技巧,對演奏家的考驗非常大。”

  對於上海音樂學院的研究生張倩淵來説,以嗩吶與臺灣國樂團合奏《弄獅》,不只是難度高,更難讓指揮滿意的是對於北管音樂中韻味的把握。“那種音樂一響起,臺灣人民就打從心底感到熟悉,而上海的音樂家可能只能通過讀譜模倣來達到。就像讓臺灣國樂團演奏廣東音樂,讓香港中樂團演奏江南絲竹,都會有同樣的瓶頸。”

  為紀念故去的兩岸作曲家,臺灣國樂團還在曲目中安排了作曲家趙季平的《憶》。此外,古曲《十面埋伏》則是閻惠昌選擇的展現樂團文化功底的作品。

  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供職中央民族樂團8年,現執掌香港中樂團,年初剛上任臺灣國樂團首席客席指揮的閻惠昌對於各地民樂的發展都深有感觸。“中央民族樂團追求‘帝王之聲’的霸氣,上海民族樂團則細膩得絲絲入扣;臺灣十分注重本土創作和傳承,政府給了大量的引導和支援;香港作為國際都市有更大的自由度,我在香港16年來從未有官員發表意見,全憑藝術家發揮。”

  閻惠昌重點介紹了臺灣對於民族音樂的扶持情況,“龍應臺上任‘文化部長’後對各個文藝團體都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就是要注重本土文化的弘揚。所以近幾年在這樣的政策引導下,臺灣涌現出大批優秀的民族音樂作曲家、演奏家。過去臺灣國樂團演奏的作品大多是大陸的,樂團也常常需要邀請大陸的獨奏家。而現在,如果不上演本土的新作品、推本土新人,臺灣的音樂廳可能都排不出檔期給你。這樣,給臺灣許多國樂新人提供了機遇。”

[責任編輯:朱媛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