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媽祖信俗:湄女服飾 “帆船頭”和媽祖裝

2014年07月29日 10:54:39  來源:你好臺灣網
字號:    

  你好臺灣網湄洲10月15日消息 (記者 劉楊濤)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媽祖羽化升仙的紀念日,也是媽祖祭祀春秋兩祭之一,在這隆重盛大的節日,湄洲島上一片火紅,湄洲女們梳好“帆船頭”,穿上“媽祖裝”、肩挑紅紗籠罩的供品,來到祖廟拜拜祈福。

    湄洲女與惠安女、蟳埔女一同被譽為福建三大漁女,是閩中南沿海一大民俗奇觀。湄洲女最顯著的特徵表現在髮型和服裝上,相傳為媽祖親自設計,可以用“帆船頭、海棠衫,紅黑褲子保平安”這句民謠來概括。

一身紅粧從小穿到老,美麗依然

  湄洲女服飾叫“媽祖裝”,海蘭色斜搭襟的中式上衣代表著大海的藍;相處,媽祖喜愛紅色褲子,下黑上紅的寬大褲子是由於媽祖常年在海上救助漁民,褲子被海水打濕後遠遠看去像黑色,而上半截沒有被海水打濕的部分還是紅色的,久而久之衍化為上紅下黑的款式,紅黑分別象徵吉祥與思念。

提著燈籠的“出丁”女

  湄洲女頭上宛如帆船的發髻叫“帆船頭”,也稱“媽祖髻”,就是將長髮梳得像船帆一樣,左右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發卡,象徵船槳;盤在發笈裏的紅頭繩,代表船上的纜繩;一根銀釵橫向穿過發髻代表船上的錨,寓意一帆風順。

帆船頭

  “媽祖髻”的原型就在祖廟樓群的梳粧樓,這裡有全世界唯一一座沒有戴鳳冠霞帔的媽祖像,媽祖像所梳的髮型,就是湄洲女們效倣的“帆船頭”。

  梳粧樓裏的供品讓人印象深刻。幾個紅色的塑膠盤裏托著各式各樣的化粧品,種類繁多,有護膚品、有粉餅,還有頭飾。媽祖像前長期放置的一排供品也很有特色,香菇、餅、豆干等各種素食整齊地疊放,呈上小下大的寶塔狀,每個寶塔的頂端都插上一朵小紅花。或許,媽祖生前也愛紅花吧?

梳粧樓及其供品

  青浦底澳口海灘,島上14個村子的湄洲女趕來祭拜媽祖,供桌前,他們用心裝點著祭祀媽祖的供品,把他們打扮得如同自己的服飾——喜慶富貴、花枝招展……

花枝招展的供品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