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2013年桂臺媒體高管交流周 唱響客家文化

2014年07月29日 10:55:1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3年9月6日,臺灣媒體高管參觀桂臺(賀州)客家文化旅遊示範區規劃沙盤。(廣西臺辦供圖)

  台灣網9月27日賀州消息 廣西與臺灣都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在臺灣約有4百萬之眾,約佔臺灣總人口的近1/4,廣西的客家人遍佈全區各地,共約500萬人。客家文化成為2013年桂臺媒體高管交流周的主旋律。

  9月25日,以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秘書長、臺灣聯合晚報總編輯特別助理林全洲為團長的臺灣體高管參訪團,來到位於廣西賀州蓮塘鎮的客家圍屋,參觀這一位居全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之列的古建築。從正門進入,經過4道大門來到正堂,團員們發現,這座建於清朝、佔地20多畝的客家圍屋,以正堂為中心分裏外對稱四層,大小天井,四通八達,整座建築平面呈方形,有高墻與外界相隔,屋宇、廳、堂、房、井佈局錯落有致,有北京故宮的建築特點,也有江南建築的風味,回廊、屋檐、擋風板、梁柱雕龍畫鳳,富麗堂煌。團員們紛紛讚嘆這一客家建築藝術傑作,感佩古代客家人的聰明才智。

  9月26日,參觀完桂臺(賀州)客家文化旅遊合作示範區規劃沙盤,聽完示範區情況介紹,觀看示範區建設短片後,團員們來到示範區管委會會議室,圍繞示範建設,與管委會有關負責人進行了熱烈討論。

  林全洲建議説,在文化創意演出方面,示範區可借鑒臺北的“染染館”的做法,向遊客提供染料和白布,讓遊客親自製作客家圍巾或花布娃娃、針包之類的特色紀念品帶走,也可借鑒臺北的客家“新瓦屋”聚落,客人住在客家三全院,自種小水田,體驗農耕,享受農作,欣賞客家人文故事,提高休閒情趣和多留幾時的願望。

  旺報副總編輯補充道:這樣的話,就會讓背包客人和自由行旅客願意選擇住進客家風情社區,與客家人互動,感受客家人的勤勞節儉,體驗客文化的實質,願意做回頭客,同時建議示範區在體現客家人的特色生活方式上做整體規劃,打造系統的客家特色文化旅遊路線,讓遊客一進入示範區,就融入濃濃的客家的文化氛圍。

  旺旺中時文化文化傳媒公司總監蕭建華建議示範區規劃彰顯類似媽祖廟那樣的客家信仰的建築,有如客家的精神支柱,後面可以創造很多話題。

  臺灣新生報記者鄭沾誠建議示範區要盡可能多地彰顯客家特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説客家菜,代表客家的節儉樸實。

  在賀州學院族群文化博物館,參訪團進一步了解到賀州多元族群文化的歷史沿革、被賀州包括客家在內族群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婚慶文化、宗教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也讓林全洲與賀州學南嶺民族走廓研究院副院長李曉明教授這對學者一見如故,並建立學術研究互訪關聯。林全洲表示,他將帶研究生團隊專程到賀研究以客家文化為主的族群文化。他是臺灣民族文化研究專家,擔任兩岸多所大學任教授。李曉明表示也將率研究團隊,對臺灣客家和高山族開展實地研究。(台灣網、廣西臺辦聯合報道)

2013年9月6日,臺灣媒體高管參觀廣西賀州學族群博物館。(廣西臺辦供圖)

2013年9月6日,臺灣媒體高管參觀廣西賀州學族群博物館。(廣西臺辦供圖)

2013年9月6日,臺灣媒體高管參觀廣西賀州學族群博物館。(廣西臺辦供圖)

[責任編輯:朱媛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