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跨越海峽尋根中原 2013台胞青年夏令營河南分營綜述

2014年07月29日 10:58:2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7月12日鄭州消息 7月11日,2013年臺胞青年夏令營河南分營活動拉下了帷幕。此次由河南省臺辦和省臺聯主辦的夏令營活動歷時6天,來自臺灣嘉義大學的32名師生在河南訪古跡、進農村、學精神、搞聯誼,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他們品味著厚重的河南歷史文化,感受著新農村的發展變化,是一次尋根之旅、快樂之旅。

  品味河南厚重的歷史文化

  7月6日,臺灣嘉義大學的師生們步入中國文字博物館。該館以甲骨文為序幕,以漢字為主幹,展示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字、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文明,薈萃歷代中國文字樣本精華,講解古漢字的構形特徵和演化歷程,展示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文明。

  看著這些大小各異,記載商時期王室活動的甲骨文,為臺灣大學生們打開了觀察3000年前黃河流域人們生活的窗口。“以前只是在教科書了解到甲骨文,今天親眼所見3000年前的實物,真是太興奮了,這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文明進步。”大學生許苡萱參觀後激動地説。

  在安陽內黃三楊莊漢代遺址,向臺灣大學生們展現了距今2000多年前漢代黃河中下游地區鄉里田園的直觀景象。步入展廳,透過玻璃板,腳下便是三楊莊遺址,那水井、那水塘、那主房和側房,還有那耕種的田垅,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臺灣大學生林長春説:“在‘三楊莊’走一圈,可謂‘一朝步入,夢回千年’,是非常直觀的歷史‘教課書’,太有意義了,受益匪淺”。

  “以前在課本中了解到有關黃河的知識,那時感覺黃河既熟悉又陌生,今天,我能坐在汽墊船上暢遊黃河,好像是做夢一般,太興奮了。見到孕育華夏文明的母親河,是我最大的心願。”臺灣大學生賴柏諺掩不住內心的激動。

  面對奔流不息的黃河,這對第一次來河南,第一次見到黃河的臺灣同學們來説,難掩心中激動和久違的渴望。他們乘坐汽墊船在黃河上飛馳,船後掀起朵朵“泥花”,像似他們第一次見到母親河一樣開心。在黃河灘塗上,同學們歡呼雀躍著,他們時而拍照留念;時而觸摸黃河,灌一瓶黃河水;有的同學更是興致很高,跨上棗紅馬在黃河灘馳騁。

  在千年古剎少林寺,同學們與少林武僧同臺表演,感受少林武功神奇的魅力。

  “不來河南,不知道歷史文化有多悠久和厚重。以前我們都是在教課書中了解的,太抽象了,今天通過來到實地參觀,跨越海峽,跨越時空,親身感受這段歷史,觸摸歷史,真是收穫多多,大陸組織的這種夏令營活動太好了。”臺灣大學生陳弘宇在夏令營活動結束時説。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