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關公聖像赴臺巡遊落幕 衛龍:兩岸攜手弘揚關公文化

2014年07月29日 11:00:4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山西解州關帝廟文管所所長衛龍(左一)與臺南鹽水武廟負責人互贈禮物。(台灣網 李典典 攝)

  台灣網4月17日北京消息 17日上午,“兩岸關公文化巡禮——關公祖廟聖像巡遊”活動在臺灣桃園明倫三聖宮舉行閉幕儀式。山西解州關帝廟文管所所長、關公祖廟聖像巡遊團副團長衛龍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此次活動,兩岸在關公文化交流上達成一定共識,形成了一系列共同弘揚關公文化的舉措。

  談活動:進展順利 結果圓滿

  衛龍表示,歷時21天的關公祖廟聖像首次赴臺巡遊活動是目前晉臺兩地舉辦的時間最長、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交流盛會,在臺灣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參與人數遠超出預期,活動範圍不斷擴大,活動過程進展順利,完全可以用“圓滿”來總結。

  衛龍稱對此次巡遊有三個期待,一是通過活動與臺灣關廟攜手推廣、普及關公文化;二是借助活動大力宣傳山西、運城市以及山西解州關帝祖廟;三是以兩岸關公文化的交流來促進兩岸文化的進一步合作和發展。從開幕到今天的活動結束,從參與情況和社會反響來看,他認為已經達到並超出了預期目的。

  針對活動過程中,臺媒刊發的“關公祖廟轎夫遊玩讓佛光山信眾苦等一個半小時”等報道,衛龍做出澄清。他説,巡遊團在此次活動中不僅擔負著聖像巡遊的重任,同時也需要準備關公文化圖片展、文藝晚會等活動的舉辦。當天是在被告知聖像不需要落轎的情況下,才將相關工作人員召集回賓館調整狀態,全力準備晚上的文藝演出。出現讓信眾苦等的誤會主要是因為大陸和臺灣主辦方在前期溝通上的不順暢,“轎夫外出遊玩”也只是臺媒的不實報道。衛龍表示,此次祖廟聖像能到佛教聖地——佛光山去巡遊、交流,充分説明關公不僅在道教也在佛教具有很高的影響力,這樣的交流在兩岸是第一次,是一件有歷史意義的大好事。

  談感受:兩岸關公文化同大於異

  衛龍稱,雖然兩岸同根同源同祖同宗,但文化不可避免的存在差異,關公文化也不例外。總體上看,兩岸關公文化同大於異,核心內容都是弘揚關公文化的精髓——“忠、義、仁、勇、禮、智、信”,不同之處只是形式方面的差別,例如祭拜的方式、信眾參與的方式。兩岸在此次關公文化交流活動中達成的共識,以及形成一些能夠弘揚關公文化的措施,都有助於關公文化在全世界推廣和普及。

  衛龍表示,關公信仰在臺灣是一種非常熱絡的文化現象,主要通過宗教的形式來傳承和弘揚。過去因為兩岸文化交流不夠,大陸專家認為臺灣的關公信仰就是盲目不科學的,臺灣祭拜關公其實也具有科學性。如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陳展松會長所言,祭拜關公並不是指磕頭上香就能達成願望,而是通過學習關公的精神,形成他的智慧,利用智慧去實現夢想。衛龍認為這也是兩岸關公文化達成的重要共識之一。

  衛龍説,在臺灣巡遊的21天,每一天都有感動的事發生。臺灣主辦方的支援、配合,臺灣信眾的熱情、虔誠,都讓他感受到作為關公故里人的驕傲和榮耀。他説,在雨中跪拜的臺灣信眾、早上4點前來駐駕地迎駕的寺廟負責人,包括巡遊團在內參與活動的兩岸組織、集團、信眾每一天都很辛苦,都在為活動的圓滿成功付出努力,但是他們都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有堅定的信念,有共同的目標——傳承和弘揚關公文化。

  談交流:關公文化互訪從未間斷並將持續、深入

  在被問到關公祖廟聖像何時再次赴臺時,衛龍表示,此次活動的成功充分表明瞭關公文化在臺灣乃至兩岸的影響力,為聖像的再次赴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再次赴臺時間並未敲定。同時,他認為,關公文化的交流不能僅僅局限于聖像赴臺這一種方式,應採用不同且豐富的形式,如舉辦關公文化論壇、“天下關廟一家親”座談會、關帝祖廟聯誼會等。衛龍説,關公祖廟和臺灣幾乎每年有一次文化交流互訪,山西運城關帝祖廟每年主辦的“國際關公文化旅遊節”會盛情邀請臺灣信眾參加,而臺灣的“高雄關公文化節”、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舉行的關公盛典、各大關帝廟舉辦的大型關公文化活動,也會邀請關公祖廟。兩岸關公文化交流是在持續、深入的進行。

  據介紹,山西解州關帝廟每年接待近50個祭拜關公的臺灣團體。為了讓臺灣信眾能順利的完成“朝聖”之旅,解州關帝廟會專門配備一名服務人員進行引導;針對臺灣信眾“燒夜香”的祭拜習慣,廟方會適時延長開放時間,滿足他們的需求;在飲食方面,會參照臺灣、福建等地飲食習慣,搭配山西特色麵食,準備素食等,做好各種臺灣信眾的接待準備。衛龍説,“希望讓臺灣同胞到祖廟就有回到家的感覺。”

  3月28日,解州關帝廟被授牌,成為17個大陸“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之一,衛龍對此既興奮也有壓力,他認為,這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責任,解州關帝廟會按照要求把基地建設好,從設施和服務上不斷完善,為兩岸交流的深入和發展添磚加瓦。(台灣網記者 李典典)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