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福建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再赴臺交流演出

2014年07月29日 11:02: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福建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再赴臺交流演出

  圖為2010年5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臺灣與《土樓神韻》劇組人員合影。(資料照片)

  中新網永定3月12日電 (劉永良 陳丹妮) 應臺灣苗栗縣文化基金會的邀請,福建省永定縣大型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再度赴臺交流演出。12日,永定客家土樓藝術團《土樓神韻》訪問團一行近百人抵達臺灣,開始為期一週的文化交流。

  據了解,《土樓神韻》赴臺交流演出經國家文化部核準,參加臺灣苗栗縣舉辦的2013傳統戲曲藝術節。3月15至17日,永定客家土樓藝術團將在苗栗巨蛋體育館連演3場大型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

  苗栗縣縣長劉政鴻指出,《土樓神韻》充分演繹客家文化藝術,將它引進到臺灣演出,十分有意義,也藉此深根苗栗文藝氣息。苗栗縣文觀局長甘必通也表示,《土樓神韻》描繪客家族群辛苦遷徙、開闢家園過程、生活習俗、樂趣所在,以及族群如何開枝散葉發揚文化,值得一看。

  自今年初接受邀請起,《土樓神韻》劇組便著手完善編排舞蹈、調整舞美、排練節目,使其儘量保持原版精髓又適合巡演。

  中共永定縣委書記毛高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大陸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著名的客家祖地、土樓之鄉和臺胞重要祖籍地,永定充分發揮客家土樓的世界品牌效應和客家文化的精神紐帶作用,著力打好“土樓牌”,唱響“客家歌”,積極打造對臺、對外交流合作新平臺。這次《土樓神韻》再赴臺演出,是永定唱響“客家歌”、促進對臺交流合作的一個縮影。

  《土樓神韻》是由“土樓之鄉”福建永定縣自編、自導、自演的大型原生態客家風情歌舞集。全劇80多分鐘,分為“篳路藍縷”、“碩斧開天”、“客家靈秀”和“四海流芳”4個篇章,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樓風貌為背景,通過輕歌曼舞、情景再現等多種藝術手法,再現唐宋時期中原漢民大規模南遷的艱辛歷程,反映客家先民紮根閩西山區建造土樓、艱苦創業的如歌歲月和精神風貌。

  2010年5月,《土樓神韻》作為福建省赴臺文化經貿交流團的重點文化項目曾首赴臺灣臺北市演出,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發賀電,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親自觀看並題詞,3000多名臺灣客家鄉親觀看了演出,引起熱烈反響。

  臺灣總人口2300萬左右,其中客家人有500多萬人。臺灣苗栗縣與永定同屬客家縣,全縣56.25萬人口中60%是客家人,在語言、民俗、文化等方面有較多的共性,兩地之間文化交流具有良好的基礎。近年來,永定縣先後邀請了臺灣“客家文化交流之旅”參觀團、新竹國民小學“客家之旅”訪問團等40多個臺灣社團前來參觀訪問進行文化交流。

  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它以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樓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産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2011年9月,福建土樓永定旅遊景區榮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完)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