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福建寡婦村"海峽鴻雁":下崗後赴臺收集寫過的信

2014年07月29日 11:04:2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左圖:“寡婦村”的林招玉1949年新婚時留影

  右圖:分離47年後,1997年與丈夫重逢時的林招玉

  作為福建省東山縣“寡婦村”有名的“海峽鴻雁”,黃鎮國對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帶來的變遷印象深刻。

  “開放之前,我代筆的書信主要是談感情,開放後歷經了辦手續、解矛盾兩個階段。後來,越寫越少,算是‘下崗’了。”黃鎮國説。

  黃鎮國是東山縣“寡婦村”展覽館館長。他出生的1950年是村裏最悲情的一年:當年5月,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前,從東山縣銅砵村擄走147名壯丁,其中年幼者僅17歲,年長者55歲,已婚者91人。黃鎮國的堂哥黃亞慶是被抓的已婚者之一。黃鎮國的堂嫂沈錦菊和村裏其他失去丈夫的婦人們,開始了漫長的守活寡、盼親人的痛苦生涯。銅砵村由此得名“寡婦村”。

  “堂嫂説了兩句就哭了。我從她眼淚中就知道信該怎麼寫了。”從上世紀60年代給堂嫂代筆開始,黃鎮國漸漸成為“寡婦村”的“海峽鴻雁”。

  當時兩岸通信頗費週折:臺胞把信寄到新加坡、美國、泰國等地,由當地收信人通過民間批信局,整合一批信件,經由客船寄到汕頭等口岸,再送到東山,由當地民間批信局的工作人員到銅砵村挨家挨戶分發。有時一封信要輾轉好幾個月才能到達收信人手裏。黃鎮國代筆寫回信後,書信又開始了繞道回臺灣的另一番“奔波”。

  1987年10月,臺灣當局宣佈開放老兵返鄉探親,並於次年同意臺灣民眾給大陸親友的信件可以經香港郵局轉寄大陸。小小的“寡婦村”突然熱鬧起來。

  “有時村裏一天就來3個臺胞,大家奔相走告。”黃鎮國説,臺胞們回來後一般會選擇一個日子,祭祖、拜天公、宴請親朋好友,場面非常風光。當時很多臺胞西裝革履,帶來了美元,也帶來了電視機、摩托車、錄影機等“大件”,村裏的高樓也一座座建起來。

  “海峽鴻雁”黃鎮國更忙碌了,而且代筆內容也發生了變化:開放前,代筆基本都是報平安、訴離情;開放後,代筆的主要內容變成幫助提供資料,協助一些臺胞申請回來探親、定居;隨著兩岸往來的增加,隔絕已久的老人難免因為抱養子女、“一夫兩妻”等現實問題産生矛盾,書信又擔當了化解矛盾的角色。

  幾十年代筆近千封海峽書信的經歷中,黃鎮國尤其難忘的是與黃建忠的通信。黃建忠去臺時只有17歲,是家裏的獨子。“最後一次,他母親得病快死了,讓我到她床前替她寫信。她説等了幾十年,等不到兒子回來的一天了。希望兒子以後記得帶兒孫回來,到她墳前看看她。我代寫完,把信念給老人聽,自己邊念邊流淚。”

  兩岸開放探親後,黃鎮國又代老人的養女給黃建忠寫信,但黃建忠一直沒回來。有一年中秋節前收到黃建忠的信後,黃鎮國給黃建忠寫了一首詩。詩的前兩句是“歲月無情幾度秋,月圓人缺何時休?”詩的最後兩句是“世態風雲驚多變,趁峽浪平好行舟。”

  “我的意思是,兩岸隔絕幾十年,一開始書信都沒法往來,現在機遇這麼好,怎麼還不回家呢?”黃鎮國説,“後來黃建忠回村一見我就説,兄弟啊,我被你那首詩給追回來了。”

  黃鎮國的堂哥黃亞慶也在上世紀90年代的臺胞回鄉大潮中回到銅砵村探親,從此開始了在兩岸之間來來往往的生活。最後年紀大了,老人才在10多年前定居銅砵村,和黃鎮國口中的“阿慶嫂”沈錦菊享受天倫之樂。

  但好景不長。六七年前,黃亞慶在村裏去世,一年後,“阿慶嫂”也隨他而去。歲月的流逝無情地帶走了許多老人:當年的91個婦人,目前只剩下11人;定居銅砵村的19個臺胞中,如今只剩下年過九旬的黃阿甲;留在臺灣的那批臺胞,也只剩下10人左右。

  “寡婦村”漸漸走入歷史。如今的兩岸,無論打電話還是上網,聯繫都很方便,久已“下崗”的“海峽鴻雁”黃鎮國,很希望能去臺灣一趟。黃鎮國對採訪的記者説:“展覽館目前存放的都是幾十年來臺胞寄到‘寡婦村’的書信。有機會去臺灣的話,我想把以前為村裏女人代筆的信收集起來,這樣歷史的記錄就更齊全了。”(許雪毅、林甦)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