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中國古代青銅器2012年在臺灣“火”一把

2014年07月29日 11:04: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國古代青銅器2012年在臺灣“火”一把(圖)

  中新網12月26日電 2012年,中國古代青銅器著實在臺灣“火”了一把。

  10月初,為弘揚中華文化,中國金幣臺灣總經銷——臺灣大洋金幣公司開始在臺北市鬧市區的大型電視螢幕和部分公交車上播登廣告,推介中國人民銀行今年8月發行的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1組)。

  青銅器是由青銅製成的各種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的青銅時代,是世界文明的象徵之一。中國古代的青銅器製作精美,代表著先秦時期高超的技術和文化,是中華民族祖先對人類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該套紀念幣共5個品種,其中金幣2枚,銀幣3枚。

  5個品種中,包括5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商代獸面紋方鼎,1/4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夏代乳釘紋爵,1公斤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商代獸面紋斝,5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商代獸面紋鬲,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商代弦紋盉。

  10月8日,由臺北故宮博物院與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共同主辦,集結了陜西省歷史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等8家博物館珍稀館藏文物的“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開幕。

  據臺北故宮博物院在當天的記者會上介紹,176件珍稀出土文物中,屬於大陸一級文物者數目高達54件套,規模堪稱空前。包括有刻鑄長篇銘文的青銅器、新近出土的甲骨卜辭、陶瓷器、蚌器,以及芮國墓地出土的眾多精美玉器、金器等。

  其中,除了大陸特批來臺的“何尊”、“墻盤”兩件明星青銅器展品外,陜西省扶風縣出土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周厲王“(左害右夫)簋”和“(左害右夫)鐘”這次也在臺與臺北故宮典藏的周厲王“宗周鐘”聚首同院展出,堪稱空前盛事。

  繼赫赫宗周之後,10月19日,兩岸合璧的“商王武丁與後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開幕。

  這次展覽匯聚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武丁與後婦好相關文物117組件、河南博物院8件、臺北故宮博物院3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32件、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件,以及蘇格蘭國家博物館1件等共362組件珍貴文物,其中也有部分是珍貴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可謂精銳盡出。

[責任編輯:郭慶娜]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