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根親文化”熱臺灣

2014年07月29日 11:05:1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鹿港小鎮傳統文化氣息濃厚,現場表演的陣頭(閩南民俗技藝),全部由鹿港高中生表演。

  由《兩岸關係》雜誌社主辦的“從固始到臺灣圖片展臺灣風情小鎮巡迴展”,12月8日起一連22天在彰化縣鹿港龍山寺、臺南媽祖宮、鄒族文化區舉行。

  在著名的鹿港小鎮,很多民眾一早就扶老攜幼前來觀看,還有聞訊從臺中、高雄來的。高雄人黃鳳仁告訴記者,過去兩岸在福建共祭“開漳聖王”,今後還要往北尋,要去河南固始,中原才是我們真正的源。

  河南固始與臺灣淵源頗深。“光州固始”是閩臺族譜中記載最多的祖地名。資料顯示,臺灣有80%的姓氏可溯源至固始。唐初,固始陳政、陳元光率84個姓氏的近萬名將士赴閩粵平叛,成就“開漳聖王”事業;唐末,固始鄉賢王審知兄弟率5000鄉民入閩開疆,成為“閩王”;此後的宋元明清,一批批先民從閩粵等地播遷臺灣及海外,後人代代相傳記下族譜。這些年尋根熱持續,許多臺胞産生了濃厚的“固始情結”。

  這是《兩岸關係》雜誌社第三次在臺辦展,副社長鐘河林介紹,之前在臺中、臺南、高雄舉辦,反響很好。大家共敘宗親文化,共用根親資源,這裡的基層民眾對展覽所展示的內容是認同的。展覽中的照片、圖表、資料,是先民大遷徙的情景再現,其路線清晰可見,為閩臺同胞族譜尋根、姓氏溯源提供了直觀的素材。他希望豫臺兩地因根溯源、因根結緣、因根作為,進一步拓展文化交流。

  臺灣中南部民風純樸,宗親會、同鄉會、聯誼會很多,近年在大陸舉辦公祭軒轅黃帝、神農大帝、伏羲等典禮上,中南部的臺胞社團踴躍參與,平時出發的懇親團也眾多。如前不久中南部百名青年踏上甘肅尋根之旅,南臺灣河南同鄉會組團走訪鄭州,今年兩岸僑聯廈門論壇期間,臺灣19個同鄉會、宗親會、商會等與福建社團進行懇親交流……這些都表明,根親文化在兩岸、在華人圈中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前不久謝長廷到福建東山島祭祖,感動落淚,甚至感到“血液在沸騰”,這正是“原鄉人的血,只有流回原鄉,才會停止沸騰”。

  在龍山寺旁,小鎮的各宗親會以辦桌的形式聚餐,慶祝巡迴展來到鹿港。來自高雄的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副會長陳堂立對記者説:“這多自然!自家人有事才這麼辦嘛。”這個風情小鎮,傳統文化氣息十分濃厚,現場表演的陣頭(閩南民俗技藝),全是鹿港高中生表演的。年長的帶著年少的,一齊去尋覓那延續千年的故事,更明白了“我從哪來”的樸素道理。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