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大陸學生在臺灣:溫暖的他鄉寧靜的城(圖)

2014年07月29日 11:05:46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排長隊等著買冰淇淋。圖片來源:《福建日報》

  第一次見到林楠,是在一場“陸生納健保”研討會上,這個地道的福州小夥子一口“京片子”。大學本科在北京就讀四年,普通話也變得很接地氣了。“到輔大以後,同學們就愛模倣我説話,故意用翹舌音,很好玩。”今年9月,林楠成了臺灣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大陸學生,攻讀碩士學位。

  説起與輔仁大學的緣分,林楠説是在2009年的全國首屆心理學博士論壇上,輔大哲學系教授劉兆明的學養折服了他,於是決定畢業後報考輔大研究生。不巧次年劉教授沒招生,林楠為此還先工作一年專門等待,到今年終於如願以償。

  “輔仁大學果然是我期望中的樣子,這所羅馬公教創辦的天主教大學校園很安靜,有一種平寧不浮躁的氣息,比較對我的胃口。”第二次見林楠,便是由他陪著參觀輔大了。

  那天艷陽普照,林楠身著一件T恤,腳上趿著人字拖,背了個雙肩包,一副隨意的樣子開始導覽。放眼校園中往來的學子,也差不多一樣的休閒打扮,氛圍相當放鬆自在。校園裏榕蔭處處,草坪中散放著許多石椅木凳,模倣羅馬競技場打造的建築“中美堂”,用標新立異的無柱圓形外形,“謀殺”許多參觀者的相機記憶體。禮堂、教室、食堂等地都可見無障礙步道和盲道,專為殘障人士考慮的貼心設計,讓人體會到愛與關懷的理念。此外,免費手機充電站在校園中也不難尋覓,讓“低頭族們”再不用擔心手機沒電。

  學校食品係的外賣部是林楠重點推薦景點之一。“食品係學生研製的冰淇淋和鳳梨麵包可有名了,很多當地居民都跑過來買。”離外賣部還有百米的距離,果真見到一條排隊的長龍,“龍頭”直達冰淇淋售賣機。“輔大牌”蛋桶冰淇淋熱銷的情景,一點都不輸給市場上躥紅的店舖。

  如此寬鬆愜意的環境讓才來兩個多月的林楠很快就適應了,但學習上的壓力卻讓他一點也輕鬆不起來。“老師要求一門課每週要看五六篇英文論文,每篇都有30到50頁,教授們大都是留英留美的博士,把以前在外國唸書時的那一套全搬過來了,我覺得難度挺大。”為此,林楠幾乎沒工夫在校園裏閒逛,排長隊等著買冰淇淋也是件奢侈的事情,學習室成為他最常出沒的地方。

  壓力雖大,林楠卻很喜歡,“因為上課時老師講授得少,留出很多時間自由討論,激發我們去獨立思考,發表個人見解,並充分交流,獲得新知”。此外,讓林楠高興的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親如家人,這讓離鄉求學的他,感到分外的溫暖。

  和許多初次到臺灣的大陸鄉親一樣,林楠對慕名已久的寶島有很強的好奇心,每到週末常常和同學們結伴旅行。“城市整潔有序,民眾素質很高”是他對這裡的總體印象,最難忘的則是臺灣民眾的友善態度,“有一次,同來的一名大陸學生生病到診所掛號,因為沒有臺灣的健保卡,按規定要收300元新台幣,但診所得知我們是陸生後,就按有健保卡的收費標準,只收50元新台幣,這讓我們感動”。

  林楠説他喜歡沒有政治紛爭的臺灣,“打開電視,總看到不同陣營的人在爭吵,持續不斷的內耗浪費了很多社會資源,在全世界都急著拼經濟的今天,如果臺灣産業不積極轉型,不抓住機會,將會怎樣?我們和臺灣的同學在一起時也會討論”。雖然在臺灣學習感覺還好,但如果是一個政治環境與生活環境同樣平和的臺灣,會讓他感覺更好。(記者 林娟 文/圖)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