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旅美學者泉州解讀“閩南文化”

2014年07月29日 11:07: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23日晚,研究閩南文化的臺灣知名旅美學者湯錦臺蒞臨福建泉州主講第32場“華大講堂”,為僑鄉和僑校的幹部師生解讀“全球視野下的閩南文化”。

  閩南文化上承中原、吳越文化,由移居閩南的漢人和當地原住民共同創出,而後又借鑒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辦方表示,作為閩南文化的主要發源地,素有“海濱鄒魯”之譽的福建泉州文化積澱深厚,在泉州講解“全球視野下的閩南文化”,意義特別。

  當晚,湯錦臺先生用一幅明後期繪製的東亞航海圖展開演講。這幅曾被塵封了數百年的明代航海圖現收藏于英國牛津大學鮑德林圖書館。據考證,該海圖的繪製者可能是閩南人,尤其可能是泉州人,因為圖中所有的航線都由此出發,或東洋或西洋,東南最遠及香料群島馬魯古,西邊最遠到印度西岸卡裏卡特。  

  此後,湯錦臺用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回溯歷史,細數閩南人留在世界的“腳印”,以此解讀閩南文化的廣泛傳播。尤其是,閩南文化在臺灣的傳播是通過閩南人移居臺灣來實現的。在鄭芝龍、鄭成功等人的引領下,以泉州人為主的閩南人源源不斷移居臺灣,並形成幾次熱潮,這對閩南文化在臺灣的傳播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湯錦臺認為,閩南文化的滲透,對於建立臺灣漢人社會、確立近代東亞政治格局、推動臺灣在明朝中後期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推動福建與臺灣從中國的邊陲轉變為與世界接觸的前沿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且意義深遠。

  1945年出生的湯錦臺先生是臺灣苗栗人,畢業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1960年代後期赴美國留學。作為兩岸對峙期間最早進入大陸訪問的臺灣知識分子之一,1973年、1975年他兩度參與在美臺灣留學生團到大陸訪問。湯現居美國紐約,主持“紐約兩岸歷史文化研究室”研究工作。致力於推動閩南與客家文化研究的他,著有《大航海時代的臺灣》、《開啟臺灣第一人鄭芝龍》、《閩南人的海上世紀》等。

  據介紹,“華大講堂”自2009年設立以來已連續舉辦了31場專題報告,來自海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深入解讀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以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熱點問題,提供了諸多前沿資訊和理論,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反映和高度關注。 

  (記者 孫虹)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