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電視紀錄片《臺北知府陳星聚》適時播出受好評

2014年07月29日 11:07: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由中國華藝音像實業公司組織拍攝的五集電視紀錄片《臺北知府陳星聚》,10月1日、2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海峽兩岸”欄目播出後,廣受好評。

  不少觀眾指出,該片以紀實手法,反映了清代首任臺北知府陳星聚建設臺北、抗法保臺的事跡,播出適逢其時,也是對那些對中國領土懷有癡心妄想的狂人的一個回擊。

  北京海澱區上莊二中原校長黎貴華説,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但愛好和平並不是軟弱。陳星聚不畏列強,視死如歸,率領民眾用大刀火炮擊退了法國殖民者的堅船利艦,這雖然僅僅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一個縮影,但它表明中國人民不可辱。

  內蒙古集寧師範學院教授孫繼善表示,過去,我們知道鄭成功在臺灣驅逐了荷蘭殖民者,丘逢甲在臺灣舉義旗抗擊過日本殖民者,看了這個片子之後,使我們又了解到陳星聚是抗擊法國殖民者的民族英雄。  

  貴州六盤水鋼鐵公司的劉興全説,中央電視臺應多製作一些類似的文獻片,用事實告訴人民,自古以來海峽兩岸人民就是同根同祖,共同建設了臺灣、保衛了臺灣。

  浙江嘉善特級教師姜漢林説,陳星聚用一磚一瓦建設臺北,用生命和鮮血保衛臺北,其造福一方、守土有責的精神十分感人。尤其是在130多年前,在臺灣經濟還很落後的情況下,他重視教育、發展教育,難能可貴。

  河南省中小企業服務局原巡視員郭運敏説,看了這個片子,使人感到需要對一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再認識,以古鑒今。陳星聚以民族大義為己任,與臺灣共命運,事跡感人,精神動人。聯繫到近期的“釣魚島事件”來看,海峽兩岸共禦日侮是歷史的必然,民族的凝聚力不可抗拒。

  河南省臨穎縣政協原主席蔣學政説,陳星聚作為臨穎縣的先賢,為臺灣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作為家鄉的後人,我們感到很自豪。文獻片對陳星聚的歷史貢獻、歷史地位評價甚高,也很準,這對人們全面認識他在歷史上的作用有幫助,對我們進一步把“陳星聚紀念館”辦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指導意義。

  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石永奇對本網記者透露,下一步華藝音像將陸續推出臺灣往事系列紀錄片《民族英雄鄭成功》、《臺灣巡撫劉銘傳》、《抗日誌士丘逢甲》等,再現兩岸有高度認同、兩岸同胞共同熟知的歷史人物、事件,增強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更穩固的精神支撐。(記者 董會峰)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