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土樓之鄉”福建永定11方面提升對臺交流合作

2014年07月29日 11:08: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龍岩9月19日電 (劉永良)19日,全國基層對臺工作經驗交流會在福建龍岩舉行。針對永定客家文化園正式成為全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一契機,永定縣政府表示,將把基地建設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先行先試,把永定建設成為海西乃至全國對臺交流合作典型縣區。

  著名的“土樓之鄉”福建永定擁有豐富的對臺客家人文資源。據了解,永定直接遷臺人口約25萬,經第三地再遷臺的人口有近30萬,其中不乏政界、商界和科技文化界名流。

  近年來,永定縣圍繞創建“全國對臺交流合作典型縣”的工作目標,積極主動作為,實現了對臺工作的新突破。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四屆海峽論壇上,包括永定客家博覽園、福建土樓永定景區、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祖籍地永定縣下洋鎮思賢村等多個點組成的永定客家文化園正式成為大陸“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永定縣縣長劉先裘表示,下一步,永定縣將進一步發揮優勢,從11個方面提升對臺交流合作典型品牌,推動對臺交流合作邁上新臺階。

  具體包括:科學編制對臺交流合作規劃方案。委託福建省社科院規劃編制了《永定對臺交流合作典型縣總體方案》,作為指導永定今後一個時期開展對臺交流合作的綱領性文件。

  打造海峽兩岸客家文化(永定)論壇。依託兩岸客家文化研究院,定期舉辦專業性、高層次的海峽兩岸客家文化(永定)論壇,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永定客家文化園活動的落腳點。

  創建兩岸客家鄉鎮結對聯盟。聯合兩岸若干客家鄉鎮,在大陸率先創建成立兩岸客家鄉鎮結對聯盟。

  舉辦海峽兩岸客家土樓文化節。定期舉辦彰顯海峽兩岸客家文化為主的海峽兩岸客家土樓文化節。

  推進臺灣農民創業園項目建設。將臺灣農民創業園打造成集精緻農業、休閒農業、養生農業為一體的景區式、現代農業生態園區。

  打造臺灣名人政要祖地村交流品牌。利用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等永定籍臺灣名人政要的名人效應,抓好吳伯雄、魏應洲等祖地村建設,開展追蹤思源、尋根祭祖、宗親聯誼等多種形式活動。

  推動永臺兩地結對交流合作。依託“千名臺灣精英土樓行”活動,積極推動各鄉鎮、部門深化與臺灣縣市對應鄉鎮、民間社團、新聞媒體等交流合作。

  加強宗親族譜、宗親文化和青少年對接。支援姓氏源流研究和族譜修編與對接,通過舉辦永臺民間宗親文化、臺灣青少年土樓夏令營、海峽兩岸七夕牽手會等交流活動形式,開展尋根祭祖、宗親聯誼、青少年聯誼等多種形式的民間嘉年華活動。

  推動土樓建築入島交流。通過在臺灣客家人聚居區興建具有客家土樓風格建築的形式,發揮客家土樓的精神紐帶作用,再現兩岸客家人同宗同源的親緣關係。

  推動客家民俗文化入島交流。持續策劃一批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民俗表演、客家山歌和土樓神韻系列等文化節目赴臺交流演出,擴大客家文化在臺影響力。

  打造臺胞最嚮往的旅遊目的地。依託十萬台胞看土樓活動,打響“福建土樓?客家永定”世遺品牌在臺知名度,掀起客家土樓旅遊熱。(完)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