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第三屆“兩岸漢字藝術節”在山東棗莊開幕

2014年07月29日 11:09: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由中華文化聯誼會、中國藝術研究院與臺灣中華文化總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兩岸漢字藝術節”,5日下午在山東棗莊開幕。

  本屆藝術節以“漢字的淵源與流變”為主題,將通過藝術展覽、歌舞表演和學術研討會等活動,進一步追溯漢字發展脈絡、挖掘漢字文化內涵、傳承漢字藝術精髓,深入探討漢字在當今社會的實際作用,提升漢字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在臺兒莊古城舉行的開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致辭表示,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新一輪學習漢語的文化熱潮,但由於多媒體的傳播方式等原因,漢字的發展同時面臨著危機和挑戰。這就特別需要兩岸攜手,在漢字的運用與推廣方面擔負起共同的使命。

  他説,“兩岸漢字藝術節的舉辦,正是希望通過搭建高規格、高水準的漢字藝術交流平臺,以漢字文化為載體,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粹,促進兩岸文化藝術交流,推動兩岸文化藝術的不斷發展。”

  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表示,漢字是世界上現存唯一用視覺辨識的文字,只有漢字存在書法藝術,這是能夠與繪畫並駕齊驅的視覺藝術形式,特別值得珍惜和發揚光大。希望通過兩岸漢字藝術節,共同推動漢字藝術的發展。

  書法篆刻藝術展也在當天與民眾見面,共展出書法、篆刻作品151件,其中大陸參展作品101件,臺灣參展作品50件。書法作品以《論語》章句為內容,以書體的發展演變為主脈,分篆、隸、楷、行、草五個篇章,弘揚儒家“仁、義、禮、孝”的傳統文化;篆刻作品則以中國傳統節日和二十四節氣為主要內容,體現了兩岸同胞“天涯共此時”的情懷。

  中國藝術研究院與棗莊市在臺兒莊古城共同建設的大陸首個“兩岸漢字藝術館”在藝術節開幕式上揭牌,該館將對本次展覽的部分藝術精品進行永久保存和展示。

  此外,多媒體展的“動感漢字”影像系列,則以現代科技演繹歷史久遠並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漢字藝術,展示了中華文化總會所架設的中華語文知識庫網站內的內容。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孫亞夫、山東省副省長張超超,以及來自海峽兩岸文化藝術界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出席了開幕式。(記者 路梅)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