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單車天使”騎行榕城,穿越于三坊七巷(圖)

2014年07月29日 11:10: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不同於往常的清晨五六點就騎車出發,16日,臺灣單車天使騎行團的孩子們,難得睡回“飽覺”,8點多才啟程,到福州市區“騎行”、參觀三坊七巷。圖片來源:東南網

  8月16日 星期四 多雲偶有小雨

  不同於往常的清晨五六點就騎車出發,16日,臺灣單車天使騎行團的孩子們,難得睡回“飽覺”,8點多才啟程,到福州市區“騎行”、參觀三坊七巷。

  這一天,孩子們依然穿著藍白相間的騎行服,一路相伴了個把月,這套行頭已經是他們自豪自信的標誌了。

  或許是心疼這些孩子,老天爺格外“開恩”,給了他們一個多雲的早上,偶爾灑些雨點,冰涼但絕不冰冷。天氣剛剛好,孩子們心情也不錯,不論坐在大巴裏,還是走在坊巷中,有説有笑。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自北而南依次為:“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這些古老的坊巷都有故事,從這裡走出了不少名人。第一個報名參加此次活動的陪騎志願者陳思政,現就讀于中央戲劇學院,是福州人,今天他盡“地主之誼”,和講解員一起為孩子們述説坊巷的歷史故事。

  “一座宅院,兩位名人”,孩子們首先來到林覺民、冰心的故居。對於大陸小朋友再熟悉不過的這兩位名人,包括張佩霞在內的臺灣小朋友,他們雖然“陌生”,但穿行故居其中,聽著講解,對“淚珠和筆墨齊下”的《與妻書》,優美動人的《小桔燈》,也慢慢地“有點感覺”了。

  這不,9歲的小瑩,就拉著同行的浙江大學志願者“春姐”探討起了小桔燈。“多走多看多體驗多學習”,雲林信義育幼院老師林佩琪説,這就是孩子們此行的目的。

  順著古樸的青磚馬頭墻,穿過曲折的石道小巷,郎官巷中的天后宮映入眼簾,走入,孩子們認真地上香,虔誠地“拜拜”,真誠地許下心願。媽祖,在海峽兩岸是共同的信仰,讓彼此的心貼得更近更近。

  “好有意思哦!”在清代進士林星章的“二梅書屋”裏,聽到主人夏天用院中水井的水製作“冰鎮西瓜”或“冰鎮酸梅”,以及主人巧妙地建了個“七星洞”避暑,孩子們滿是羨慕,恨不得“穿越”回去體驗一番。

  古色古香的名人宅院,進進出出,翰墨書香,而街上,一組組表現傳統工藝的雕像,《刻版印書》、《古傢具製作》、《書畫裱褙》、《扎花燈》和《當鋪》,也讓孩子們著迷,開心地上前細細觀看,那神情就跟他們在騎行時一樣執著與認真。

  “這朦朧的桔紅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但這小姑娘的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鼓舞了我……”跟隨著孩子們離開三坊七巷時,腦海中“不合時宜”地浮現出了冰心《小桔燈》中的這段話。或許,孩子們“苦行僧”式的騎行之旅,于他們是一種朦朧的快樂,但卻也堅強地流露著一道勇敢的光,感動著你我,鼓舞著你我。

  導報記者 林連金 文/圖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