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宋基會:兩岸青少年交流由求規模轉向求實效

2014年07月29日 11:11: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一場名為“情漫海峽 愛聚兩岸”的兩岸學生大聯歡19日晚間在北京一家京味十足的大型餐廳舉行,近200位兩岸的大、中、小學生們歡聚一堂,一邊表演各自帶來的精彩節目,一邊品嘗北京風味菜肴。

  “每年的暑期都是兩岸青少年交流的活躍季節,我們稱之為‘陽光季’。”宋慶齡基金會聯絡部部長陳愛民對中新社記者説,“最多的時候,一個暑期要接待臺灣青少年團組七八個,一年接待一千余人次。”

  隨著兩岸大交流局面的熱絡發展,青少年交流的形式和內容也悄悄發生著改變。“曾有參加交流互動的大學生向我反映,説行程過於走馬觀花,浮光掠影,”陳愛民指出,隨著兩岸大環境的改變,宋基會開始探索如何發揮自身特色,創新交流模式,深化交流內容,由追求規模向追求實效轉變。“關鍵是要讓臺灣青少年們深入大陸最普通的生活當中,與同齡的大陸夥伴增進了解,共同成長。”

  秉持上述理念,宋基會一方面擴大了大陸學生志願者的參與,由過去的一名志願者對多名臺灣學生,發展至今的一對一比例,讓每位臺灣學生都能與大陸同齡人有充分的交流機會,以及更多樣化的相處方式;另一方面,推出“民宿”體驗,讓臺灣孩子住進大陸同齡孩子的家中,最直接地體驗普通而真實的當地生活。

  白天,學生們走進故宮,聆聽了《故宮保護與博物館建設》、《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價值》講座,體驗了故宮博物院數字故宮的魅力,並登上景山一睹中軸線的壯觀景象;晚上大聯歡,爵士舞、古箏獨奏、小合唱……從臺上到臺下都玩作一團,根本分不出你我。

  短短幾天的相處,北京交通大學的莫高泉與他的臺灣夥伴很快就熟悉了,他説,“我從我的臺灣哥們兒那裏聽説了很多關於臺灣的風土人情,下次一定要去臺灣看望哥們兒,也親眼體驗寶島風情。”而來自臺灣南投縣的11歲小朋友全彥瑋則顯得又興奮又緊張,因為明天一早,與他同齡的北京小朋友一家就會來接他,開始2天1夜的民宿體驗,“他們家會是什麼樣子呢?”

  陳愛民説,六、七年前,民宿不容易推廣,因為那時大陸民眾對於臺灣的了解還比較少,存在種種顧慮。如今,到臺灣旅遊的大陸居民越來越多,對臺灣的了解也日益加深,發現其實兩岸同胞同文同種,很容易相處,於是許多家庭開始積極報名成為志願民宿家庭,接待臺灣青少年到家中住宿。“兩岸交流大環境的改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至於交流的期待效果,陳愛民説,希望兩岸的青少年都從中獲益,在交流中相識相知,今天是兒時夥伴,未來更可以成為彼此的人生摯友、事業夥伴,甚至終身的伴侶,“這種連結的效果是難以估量的,宋基會更期待他們未來能像宋慶齡女士所期待的那樣,共同為國家的發展、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作出貢獻。”(記者 路梅)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