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好戲連臺 泉州鯉城區對臺文化交流漸入佳境

2014年07月29日 11:12:29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兩岸關帝文化節、兩岸信仰論壇、兩岸信眾關帝神遊……6月底以來,泉州鯉城區對臺文化交流動作頻頻,好戲連臺。業界表示,在兩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鯉臺文化交流正駛入“快車道”。

  前來鯉城區參加兩岸信仰文化論壇的臺灣弘道協會北區會長鄭逸榛對記者表示,參加完了論壇,在古城鯉城逗留數日,一個頗深的感觸就是,這裡豐富的古代遺跡保護得很好,讓人印象極為深刻,多種宗教信仰及其流派,在臺灣各地都能找到分支,兩岸的民間信仰都是一樣的。

  而來自金門文化部門的代表黃振良則是多次來過泉州,他説,作為一個研究文化的學者,每次來到泉州,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金門本是隸屬泉州,那邊風俗習慣和文化遺跡,幾乎都源自泉州,泉州一直是作為閩南文化的一個核心區域,輻射周圍,金門就在其輻射的範圍內。

  據了解,作為泉州古城的中心所在,鯉城區有很多聯結兩岸神緣的寺廟宮觀,天后宮、富美宮、花橋宮、通淮關岳廟,在臺灣有著數千座分靈廟宇。他們敬奉著媽祖、關帝、保生大帝、蕭王爺等諸多神祇。僅富美宮、花橋慈濟宮、通淮關岳廟三處民間信仰場所,在臺灣地區就有2500余處分支廟宇。

  相同的民俗,也在拉近臺灣民眾與鯉城的距離。作為泉州民俗中心,南音、提線木偶、媽祖文化……在鯉城,説起能夠同時吸引兩岸民眾目光的東西,一抓一大把。

  共同的信仰與民俗,相同的尊崇,已成為鯉城區拓展對臺交流的獨特優勢,也極大地推升了鯉臺兩地的民間宗教文化交流。據統計,近三年來,每年都有100多批、2000多人次的臺灣香客前來鯉城區祭拜進香。

  談到鯉臺文化交流,對泉臺文化交流頗有研究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朱定波説,鯉城區的多元文化在臺灣可以找到很多共同之處,尤其是在臺南,很多當地文化習俗都緣自泉州鯉城,但是很多當地民眾並不了解,對此,鯉城各界應該加強交流與合作,讓臺南民眾更多地了解泉州鯉城。(記者 何金 通訊員 林朝陽)

[責任編輯:張京]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