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女詩人建議關注新生代 談及文化傳承每每流淚

2014年07月29日 11:16: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秦皇島3月25日電 (王寶德 李曉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需要兩岸詩人共同努力傳承。”在河北秦皇島出席“新世紀兩岸詩歌高端論壇”的臺灣著名女詩人顏艾琳25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60後”臺南詩人顏艾琳説,此次詩歌交流大會,讓兩岸20多位詩人相聚在一起。雖然只有短短三天,卻能夠讓兩岸同胞共敘親情,增進情感。對於此次活動,她非常重視,特意從臺灣帶了20幾本當地詩人的著作,贈與大陸詩人共同交流。

  顏艾琳説,自1991年第一次開始大陸之旅,她的腳步從未停歇。二十幾年來,她將臺灣的詩人介紹到大陸,又為大陸的朋友提供各種途徑了解臺灣。每到一個城市,顏艾琳就會走不停、拍不停、寫不停。“我要把親眼看見的東西帶回臺灣,讓臺灣的民眾真實了解祖國,了解大陸人們的生活狀態。”

  顏艾琳提出,儘管兩岸的政策有所放鬆,但是相互間的閱讀還是太少太少了。大陸對臺灣詩人的認知,大多還是停留在余光中、鄭愁予等老一輩詩人。“現在臺灣新生代的力量很厲害的,可是大陸幾乎都不知道。”

  談及後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顏艾琳不禁熱淚盈眶。“不管是在臺灣接待大陸朋友,還是我在大陸與朋友們交流,提到蘇東坡、杜甫,提到文化古跡保護,大家不用言語就能達到的共識,讓我每每禁不住流淚。中國傳統文化保護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顏艾琳説,有很多大陸的朋友認為繁體字是交流的一種障礙,但她認為恰恰相反。“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怎樣演變都有它的社會需要性。大家圍坐在一起,就同一個字的繁體和簡體進行探討的過程,不是相當有趣嗎?”

  顏艾琳最後表示:“臺灣老一輩詩人們有些走不動了,新生代還在成長階段。作為臺灣詩歌的中生代,我將擔起兩岸文化交流的重任,繼續前行。”(完)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