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中華故土地圖》活動開啟:兩岸同胞心中的紐帶

2014年07月29日 11:17:3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今年正值龍年,海峽兩岸同胞于上一個龍年共同發起的《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至今已有12年了。今年,海峽兩岸同胞將以共建中華親情林的方式開展《中華故土地圖》推廣龍年紀念活動。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發起實施的《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和共建中華親情林工程,其體現出的團結合力的精神內涵,已成為銘刻在海峽兩岸同胞心靈中的深刻文化紐帶……

  《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是指將在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臺灣、澳門、香港的名勝古跡處採取的原質土壤,經特殊技術處理後,分別填入特型地圖——《中華故土地圖》的各區域框架內,製作成體現民族親和、祖國統一精神的《中華故土地圖》,並予以安放。《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關於“聚沙成塔,匯土成地”的團結合力、和諧共生精神。2000年下半年,華夏文化紐帶工程在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關心下,提出了這一創意,首先在海峽對岸得到呼應。臺灣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並其董事長蔡建郎先生,在連戰先生等10多位著名人士的題詞支援下,率先開展了籌備工作。並於2001年1月1日,聯合臺灣有關黨派、機構、社會各界代表人士和少數民族同胞,在臺灣阿里山頂取土,于當年龍抬頭日送到北京八達嶺長城腳下,舉行兩岸匯土儀式。臺灣少數民族同胞身著絢麗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地舉行這場活動,並用《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民歌表達自己的心聲:“過去我們是一家人,現在我們是一家人,永遠都是一家人”……在臺灣同胞率先取土匯土的基礎上,華夏文化紐帶工程與澳門、香港同胞又先後舉行取土匯土儀式,並於2002年在我國全部省、市、自治區完成在名勝古跡處採取原質土壤的工作(中央電視臺除夕晚會專門予以藝術報道);于2003年春節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建立第一塊《中華故土地圖》大型文化標誌。中華傳統文化中,將龍比做天,認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將馬比做地,認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將奮進做事的精神和寬厚做人的品德統一在一起。《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從2000年即龍年發起,在2001年正式實施,在2002年即馬年達到高潮,並於2003年春節建成第一塊《中華故土地圖》大型文化標誌。也被海峽兩岸同胞稱作“龍馬精神”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這一文化內涵的深刻展示。從此後,海內外同胞,特別是海峽兩岸同胞認定,2000年(龍年)是《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正式發起的年份。2001年是《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正式開展的年份。海峽兩岸同胞每年都會用自己的方式紀念《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的發起和實施週年。用臺灣同胞的話來説,這已經成為了一道新興的民俗風景線。2006年,海峽兩岸共同舉行了《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正式開展5週年紀念活動;今年,海峽兩岸同胞又共同開展“海峽兩岸共建中華親情林暨中華故土地圖推廣龍年紀念活動”。我們相信,這種“新興民俗風景線”形成的文化紐帶,將會把深刻的紀念和珍惜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海峽兩岸同胞於今年啟動海峽兩岸共建中華親情林工程,用以紀念《中華故土地圖》推廣龍年活動。這也有著深刻的精神內涵。中華傳統文化的五行學説中,“木”制約“土”;在現實生活中,植樹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海峽兩岸共建中華親情林工程,意味著對《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成果的鞏固。同時,海峽兩岸共建中華親情林工程,不是一般的植樹造林。臺灣同胞提議,由海峽兩岸的黨派、社團、機構、企業,最重要的是家庭和個人,將自己的歷史或發展譜係,用相應的方式,在種植親情樹的同時附加其中。這除了表示承擔親情樹的種植保護責任外,也表達了將每個個體的親情樹匯于整個親情林之中的團結合力、和諧共生情懷。如果説,《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是把我國各區域的土匯攏在一起的話,那麼,中華親情林的建設,是把更具體的組成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各個個體通過種植親情樹,匯聚在一起。“聚木成林”和“匯土成地”一樣,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骨肉親情,它必將為紀念《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形成的新型民俗風景線,增添更為絢麗的色彩!更為重要的是,兩岸主辦單位共同商定,在大陸共建中華親情林的工程,要與生態環保事業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使海峽兩岸共建的中華親情林不僅體現人際關係的和諧,而且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海峽兩岸同胞10年來在《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中和今年在籌辦海峽兩岸共建中華親情林工程中,是用自己的心血為代價來打造文化紐帶的。中國人民十分尊敬的阿沛阿旺晉美先生,生前也擔任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主任委員,在病重離世前,專門寫下了全面開展《中華故土地圖》的倡議書;臺灣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蔡建郎先生,因病至今只能坐輪椅行走,但他矢志於《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工作的決心和信心始終沒有動搖過……在今年的海峽兩岸共建中華親情林暨《中華故土地圖》推廣龍年紀念活動籌辦中,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主席、臺灣中華伏羲協會理事長張馥堂先生,不辭辛勞,做了大量極其繁複細緻的聯繫工作。正因為《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和今後要具體實施的共建中華親情林工程,凝聚著海峽兩岸同胞的心血和深切願望,我們將與臺灣同胞一起,竭盡全力地維護和發展這種銘刻在海峽兩岸同胞心中的文化紐帶!

[責任編輯:郭慶娜]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