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盤點暢銷兩岸的臺灣人士著作 折射兩岸交流熱絡

2014年07月29日 11:18:13  來源:中新網
字號:    

  中新網1月31日電 伴隨兩岸交流大勢,兩岸文化領域往來熱絡,越來越多的臺灣人選擇將著作在大陸出版,或是大陸出版機構將臺灣經典書目再版發行。越來越多的書,讓更多大陸民眾慢慢走近臺灣,探究臺灣;也讓兩岸民眾增進了解。

  以下盤點一些臺灣人士所著且近年暢銷兩岸之作,以供網民參閱。

  廖信忠 《我們臺灣這些年》

  2009年初冬,一個臺灣青年寫給13億大陸同胞看的一封家書《我們臺灣這些年》風靡大陸,銷售火爆,作者透過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年份為坐標,從1977年自己出生的那年開始,以輕鬆文筆向大陸讀者介紹自己所認識的臺灣社會和政治。已在而立之年的作者用淺顯的手法,講述30年來臺灣政治巨變下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正如該書封面説言:讀完本書,你會了解臺灣人30年來的真實生活和心路歷程。只想感嘆一聲:大家都不容易!

  書中所提及的故事,一則則質樸而真實,如同一部濃縮的臺灣生活當代史。一年年的經歷,是當年臺灣歷史的民間版有血有肉的“史料”,讓讀者翻閱後能夠從基層的角度去看臺灣近來33年的發展狀況,正如該書作者談及該書創作初衷所言:自己從臺北來上海工作兩年,發現兩岸民眾之間的陌生,尤其是“大陸人在對臺灣充滿熱情的同時,又對臺灣全然不了解”,於是,他決定寫出這本“血濃于水”的書,告訴大陸同胞,臺灣這些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面對媒體,廖信忠也曾解讀自己的作品。他想透過自己的文字,記錄臺灣30年來諸多“大事件”背景下普通百姓的“小故事”,他更希望大陸民眾能通過一些淺顯易懂的事件描述了解臺灣人的思考脈絡,為什麼他們遇到一些事情時會有那樣的思考和行為。並認為這本書可以作為介紹臺灣社會的普及讀本。

  《我們臺灣這些年》不僅引起讀者的廣泛關注,而且在文化界和媒體圈掀起波瀾。著名文化批評家何三坡對該書的評價是:“兩岸交流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廖信忠“推開了民間話語交流的大門,讓我們得以看到最鮮活的臺灣民眾生活史。”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在讀過這本書後説,“一個臺灣的70後,從他出生那年開始,一年一年給我們講臺灣的故事。有大事,也有小事。故事講得平易,好玩。好多臺灣的事,似曾相識……。”

[責任編輯:王君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