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著名導演賴聲川將攜相聲劇登陸武漢

2014年07月29日 11:22:35  來源:長江日報
字號:    

 

臺灣相聲頭牌亮相“旅途”

 

  馮翊綱:春晚很累人 郭德綱有古趣

  記者王娟

  7月17日,臺灣名導賴聲川的新作《那一夜,在旅途中説相聲》將在琴臺大劇院上演。昨日,該劇主演之一、臺灣著名表演團體“相聲瓦舍”的創始人馮翊綱接受本報記者連線採訪時表示,臺灣的相聲劇是不折不扣的喜劇,而不是單純的曲藝表演。

  從出演相聲劇《這一夜,我們説相聲》至今,馮翊綱和賴聲川的合作已近30年。此次再度合作《在旅途中説相聲》,馮翊綱稱主要是被劇中的素材吸引:“這部劇中完整地描述了賴老師年輕時代的旅行經驗,他的人生經驗和旅行經驗都超過我,特別是對歐洲和印度有獨到的見解。賴老師非常高明,他將個人的經驗和見解巧妙地切割開來,設計了兩個非常有性格的角色,因此演這部戲收穫頗豐。”

  該劇另一位演員屈中恒曾透露,“旅途”中有著大量的臺詞,自己沒有相聲表演的功底,因此壓力很大。不過馮翊綱認為屈中恒的表現很不錯,“這個臺詞量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很大的壓力,他可能是第一次面對所以會緊張。但是我一點都不擔心他,因為他都已經不惜告訴你他的緊張、害怕,這樣兢兢業業的一個人就是一個好搭檔,如果他不害怕,完全是死豬不怕開水燙,跟他上臺演戲你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相聲就是喜劇

  馮翊綱創辦的“相聲瓦舍”,是臺灣票房最高的表演團體之一,他們每年有一百多場演出,推出的《戰國廁》、《鄧力軍》、《東廠僅一位》、《狀元模擬考》等作品不僅在銷量榜上名列前茅,也被編入臺灣中學人文課程輔助教材。馮翊綱説,當年創立這個團體也是受賴聲川創作的《那一夜,我們説相聲》的啟發,“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會誤以為我們是一個專業的相聲藝術表演團體,事實上我們是個不折不扣的戲劇表演團隊。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我們對於相聲這個名詞有比較廣闊的見解。相聲是眾多戲劇形態的一種,它跟寫實的話劇不一樣,是非常有現代感的荒謬喜劇。”

  學劇本創作出身的馮翊綱連用了三個“非常”來形容中文的美,“中文是非常典雅非常奧妙非常值得傳頌的,相聲就是在表現充滿智慧的漂亮的優雅的中文。”在他看來,內地相聲和臺灣的相聲劇只是內容不同:在北京創作相聲是在當地的語言跟生活的養分之下所形成的內容,在臺灣創作當然會有臺灣的生活素材形成的內容,他們的區別就在這裡,而不是形式。

  春晚很累人郭德綱有古趣

  事實上,“相聲瓦舍”的作品受內地傳統相聲影響頗深,馮翊綱還因為敬仰天津著名相聲演員常寶堃而拜其弟常寶華為師。因為這層關係,他曾和備戰春晚的姜昆一起在師兄家吃飯,聽他們聊起春晚表演,“那是一份非常累人、非常困難的工作,長時間的排練,經常要大量刪減、填充新的內容,那不是我們能理解的”。

  他評價説,姜昆的相聲表演特別熱情,總是處於一個高亢的狀態,而郭德綱的作品雖然大多數是現代素材,但總是追求一點古趣,有傳統的影子在裏頭。雖然沒有進劇場看過德雲社的表演,但他很支援德雲社讓相聲回歸劇場的舉動。

  12月,馮翊綱將帶領“相聲瓦舍”來內地巡演深受青年觀眾喜愛的舊作《東廠僅一位》,他今年創作的《惡鄰依依》也正在臺灣上演,“它是2011年這幾個字的諧音,也是我為2011年特別加的一個注腳,如果武漢觀眾能看到,應該會感覺很不錯。”

[責任編輯:趙婧]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