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對陸廣播不甘退場 心戰喊話曾是重要戰場

2014年07月29日 11:27:36  來源:
字號:    

2008年馬英九視察“央廣”時,站在蔣介石曾經使用的麥克風前聽取簡介

  多年來其節目內容從心戰喊話、間諜密碼到“靡靡之音”不斷翻新

  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之音(VOA)先後宣佈計劃停止中文廣播的消息,引起了臺灣媒體的高度關注。很快,有島內輿論提出臺灣“中央廣播電臺”(以下簡稱“央廣”)決不能跟風,要繼續堅持對大陸廣播。

  曾被視為重要戰場

  “下面請欣賞歌曲《梅花》……”據老家在浙江的馬女士介紹,小時候擺弄收音機時有時能聽到這樣一個奇怪的調頻。雖然裏面男女播音員的普通話標準而富有磁性,但節目“確實沒什麼意思”。1949年國民黨遷臺後,過去負責宣傳抗日、激勵民心士氣的“空中武器”——“中央廣播電臺”,變成了對大陸“心戰喊話”的重要單位。

  作為當時島內唯一的“國家廣播電臺”,“央廣”只能向海外放送、不能對臺灣地區廣播,使得它在一般百姓眼中成為一個陌生而神秘的機構。但對於老一輩“央廣”工作人員來説,這裡就是“解救大陸同胞”最重要的陣地。因此BBC、VOA打算停止中文廣播的消息傳出後,從“央廣”退休的工作人員立即投書媒體呼籲“對大陸廣播不能喊停”。文章指責英美政府“犯了一個戰略性的錯誤”,強調“臺灣不能在資訊戰上喪失傳統裏,不能重蹈英美覆轍,拱手讓出戰場”。

  文章還強調,在兩岸經濟等各層面加深交流之際,“央廣”節目更是大陸民間了解臺灣各方面發展的重要渠道。

  從心戰喊話到鄧麗君

  老一輩“央廣”人固執的想法,跟過去幾十年他們的工作內容不無相關。上世紀60年代,“央廣”對大陸廣播推出的重頭節目名為《三家村夜話》。節目開頭,先是一句男聲“要知中共派系鬥爭的原因,請聽三家村夜話”,接著一句女聲“要知人民痛苦的原因,請聽三家村夜話”,然後是一齣長度約10分鐘的廣播短劇,內容不外乎醜化、抹黑大陸高層。另一種心戰喊話主要針對大陸軍人。如“央廣”曾反覆播報“歡迎駕機‘起義’來歸,獎金為兩黃金”(依照飛機型號各有不同),以及詳細的飛行路線與“搖擺機翼”等“投誠”指示。

  還有一類“特約通信”節目,則酷似電視劇《潛伏》中的情節。通常播音員在節目裏以4個數字為一組,一組一組地播報,每組數字代表一個字,傳送給臺當局派駐在大陸的情報人員。這些“密碼”指示的都是緊要之事,每6到7小時播出一次,播出時間不時更改,以防大陸破解。

  到上世紀80年代,隨著兩岸開放交往,加上“央廣”從臺“國防部”管轄下獨立出來成為財團法人,播出內容才漸漸有了變化。節目中逐漸增加了流行歌曲、生活新知、勵志小品之類的軟性節目,節目風格開始走活潑、溫馨路線。

  這一時期,週一到週六晚上的《鄧麗君時間》是“央廣”對大陸廣播的“拳頭産品”。為了擴大影響,一些“央廣”播音員甚至想出到大陸辦聽友會,於是在節目中暗示“某月某日我們會去某市的某飯店,歡迎大家來坐坐”。

  馬英九撥亂反正

  除了“央廣”老員工,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也跟“央廣”交情很深。擔任臺北市長期間,馬英九就曾到“央廣”做客;“出訪”俄羅斯時,“央廣”俄語主播劉宇衛擔任其翻譯。

  2008年12月3日,剛剛上臺半年多的馬英九二度前往“央廣”視察,並通過廣播親自對大陸民眾喊話。視察過程中,他還在電臺曆史館聆聽了“央廣”保存的孫中山、蔣介石以及蔣經國等人的講話。當館中播出孫中山講話時,因其濃重的廣東口音,馬英九一開始還不好意思詢問這究竟是哪位前輩的聲音,經人告知之後才恍然大悟。隨後播出蔣經國講話時,曾長年擔任蔣經國秘書的馬英九一聽就聽出來了。

  馬英九視察“央廣”後,對其做出的指示之一就是“少批評中國大陸”。事實上,這是對“央廣”的一次撥亂反正,因為陳水扁2000年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曾對“央廣”人員進行大換血,指使一批“臺獨”分子通過廣播散佈“臺獨”理念。如2003年1月1日起,臺呼由“中央廣播電臺——臺北國際之聲”改成了“中央廣播電臺——來自臺灣的聲音”。 2004年陳水扁連任後,“央廣”臺呼再次修改,由“來自臺灣的聲音”改為“臺灣之音”。在節目名稱上,以“中國”和 “臺灣”區分兩岸。這一時期的“央廣”節目內容上更是充斥著批評大陸人權問題、鼓吹臺灣“民主”等單元。

  相關連結:

  曾被稱為“重慶之蛙”

  “央廣”1928年由國民黨大佬陳果夫倡議並籌措經費成立的,當年8月1日在南京開始播音。開播儀式當天,蔣介石親臨現場併發表講話。

  日本加緊侵略中國後,“央廣”砸重金請德國技術公司增強功率,不僅把東京廣播強壓下去,電波甚至可覆蓋印度、紐西蘭和美國舊金山。抗日戰爭爆發後,“央廣”被迫內遷,1938年3月在重慶恢復播音。日本媒體曾經質問:“我皇軍飛機大炸重慶,那裏的青蛙全部炸死無聲了,為什麼中央電臺還是叫個不停?”“央廣”因此得名“炸不死的重慶之蛙”。(《世界新聞報》 記者 吳燦)

 各地涉臺活動   新聞排行  地方快訊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