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阿里山陸客衝突的省思:設施待完善,素質需提高

2014年07月29日 11:27:4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春節期間,有大陸游客為了搶搭臺灣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先後發生了兩起肢體衝突事件,甚至有人在衝突中受傷而送醫救治。事情發生後,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高度重視,立即責成駐臺北辦事處了解具體情況,並與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進行溝通,敦促臺方地接社妥善處理,同時,要求大陸組團社認真配合,積極協調。雖然最終受傷遊客與臺灣地接社和導遊達成和解,事情得到妥善處置,但此事在島內外造成的惡劣影響卻不是短時就能消解,類似事件頻發也值得人們省思。

  探究事件發生的原因,無外乎兩個方面。

  一是臺灣的旅遊設施跟不上日益增長的大陸游客的需求。大陸游客對臺灣懷有美好的情感,尤其是阿里山、日月潭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都是他們嚮往已久的必到之處,但這些熱門景點,目前接納遊客的能力相當有限,碰到節假日,更是人滿為患。拿阿里山來説,春節期間,每天接待的遊客超過3000人,森林小火車每30分鐘一班次,可搭乘200到250人,遊客如果一次未能上去,等於就要再等半小時,這勢必影響他們的後續行程。因此,連阿里山林區的管理人員也認為,大陸游客情緒有些急躁可以理解。

  二是有少數大陸游客的素質確實讓人不敢恭維。有人將少數陸客的不文明行止作了檢視,歸結起來有“七宗罪”,一是不守紀律,二是不論場合喜歡大呼小叫,三是不喜歡排隊,四是不講衛生,五是沒有禮貌,六是妄自尊大,七是行為乖張。事發當天,現場搭乘小火車的,不光有陸客,還有臺灣遊客和其他地方的遊客,後者都安安靜靜照規矩排隊乘車,偏偏就是少數陸客情緒暴躁,最後釀成事端,“出乖露醜”。實際上,自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正式實施兩年半以來,有關陸客不文明的行止經常成為“新聞”。

  當然,應該看到,目前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市場整體發展態勢良好,大陸已經成為臺灣旅遊最大的客源地,去年全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達到122.81萬人次,同比增長102.6%。今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上限從每日3000人提高至4000人,兩岸也有意在第二季度推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這一方面有利於促進兩岸民眾的密切交流,為臺灣經濟社會發展帶去利好,另一方面,對兩岸的旅遊業者和大陸游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兩岸雙方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合作,改進工作,大陸游客也要提升自己的素質。就臺灣方面來説,應該盡可能加強景區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地接社和導遊的培訓與管理。對大陸方面來講,必須對組團社加強團隊管理,強化對領隊的業務培訓和責任意識教育,切實維護遊客正當權益,同時通過加強行前教育,倡導遊客文明旅遊。就大陸游客來説,在縱情山水、享受快樂的同時,不忘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看景賞物、增廣見聞、陶冶心情,本來就是旅遊的本義,何況出門在外的你我,不僅代表自己,某個層面上還代表著大陸游客的整體形象。

  唯有如此,才能不負赴臺旅遊美意,做好這篇互利雙贏文章。(吳亞明)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