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借鑒臺灣職教經驗 推動兩岸高等職業教育合作

2014年07月29日 11:28:18  來源:
字號: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第37條指出“加強內地高校與港澳知名高校合作辦學,探索閩臺高校教育合作交流新模式”。

  福建有“五緣”優勢,也有先試基礎,如何乘此次教育體制改革之風,做好閩臺高校教育合作交流這篇文章,筆者認為應從兩岸高等職業教育合作交流做深做新做大入手,然後向所有在閩高校、研究所、科技園區、孵化基地的合作延伸,再由海西區向全國推廣,不斷探索新模式、創立新機制、總結新經驗,共用互惠雙贏的合作成果。這也是破解“就業難”與“用工荒”並存的利劍。

  第一,應借鑒臺灣教育改革中積累的經驗,推動福建職業教育改革。臺灣職教“做中學、學中做”務實致用的辦學特色,其建立的以兼顧就學與就業為基礎的新型教育模式正是其優勢與特點所在。應把教學實踐做為整個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不斷挖掘和檢驗激發學生的發展潛質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思維方法和培養途徑。加大對實踐教學的投入和監管,使實踐教學成為各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首要任務。各地政府可根據當地産業特點,建若干個公共實訓基地,為本地待業青年和農村閒散勞動力發放免費培養券,供其到公共實訓基地接受培訓。嘗試建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互通的立交橋。

  第二,應借鑒臺灣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等先進、高效、靈活的教學管理機制,學習臺灣的各專業課程體系設定方法,開發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引入次學程課程,學習臺灣的實物專題教育。閩臺高職院校合作辦學院校應允許自主引進臺灣高職院校的專業。用科研的態度推進職教教學改革,用科研的方法改進職教教學,用科研的思維引領職教教學實踐,用科研的精神創新教學管理。課程設置應緊貼市場需求。研究職教的教學目標考察方式、認知評價、修習程度、課程種類和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建設等構建閩臺在相同課程間學分互認標準統一課程認知體系和課程品質標準體系。兩岸互相開放教育資源,共建實訓基地科研平臺和共同申報課題。使閩臺職業教育向國際化、資訊化、科技化等多元化發展,兩岸學生在“雙聯學制”職教中也有一個多元化的選擇空間。為兩岸職教的課程銜接、學歷銜接和學分銜接與互認奠定基礎,使學習——就業——再學習——再就業迴圈機制運轉順暢。

 更多特別推薦   新聞排行  地方快訊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