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瀋陽故宮文物展”登臺 “六皇一後”成主角

2014年07月29日 11:28:54  來源:
字號:    

  台灣網1月28日消息 由臺灣歷史博物館、瀋陽故宮和臺灣《聯合報》係共同策辦的“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將於明天起在臺灣歷史博物館開展,展至5月1日。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帝制皇朝,以清朝“六皇一後”為主角的“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即將於明天登陸臺灣,該展今天舉行了開展記者會。

  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表示,歷史是過去和現在永無止境的對話,希望透過這次展覽,將清朝六皇一後的精彩歷史故事呈現出來。

  主辦單位從瀋陽故宮數萬件院藏文物中,遴選出上百件大清入關前後的珍貴文物,包含努爾哈赤御用寶劍、皇太極御用鹿角椅、雍正朝傳教士畫家郎世寧的“竹蔭西狑圖”、乾隆戰袍甲冑兵器、皇后宮廷御用飾品等。

  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武斌表示,瀋陽故宮與歷史博物館經過幾個月的共同努力,終於讓“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在臺北呈現,他內心非常激動。

  臺當局“教育部長”吳清基也出席了記者會,會前他先行入館參觀,對明星展品“努爾哈赤御用寶劍”盛讚不已。吳清基説,那把劍據傳是努爾哈赤在明朝萬曆年間因參與“萬曆朝鮮戰爭”有功,被明朝受封為龍虎將軍的贈劍,臺灣民眾真的很幸運能親眼目睹這把深具時代意義的龍虎將軍寶劍。

  據介紹,滿清入主中原前,以現今瀋陽作為權力中樞,瀋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所建,清朝時稱之為“盛京皇宮”,史家稱為“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有380多年曆史的瀋陽故宮,佔地2萬坪(1坪≈3.3平方米),有114座融合漢、滿、蒙族的建築特色,因其具有高度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在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以六皇一後(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孝莊文皇后)為主軸,展出124組件文物,一級文物有24組件,展區分為5大主題:“女真——滿族的崛起”、“白山黑水的戰士”、“后妃佳麗風華”、“君臨天下”和“宮廷御用雅賞”,呈現滿族從東北部落崛起,到入主中原創建清代康乾盛世。(台灣網 馮江)

 更多特別推薦   新聞排行  地方快訊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