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梅王”湖北保康續梅緣(圖)

2014年07月29日 11:30:05  來源:
字號:    

“臺灣梅王”李錦昌(資料圖片)

  台灣網1月10日保康消息 1月4日商午,湖北保康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他就是被譽為“臺灣梅王”、“達摩李”的臺灣省苗栗縣鬍鬚梅園園主李錦昌先生。李錦昌此次到保康,是為了參加次日在該縣舉辦的首屆蠟梅節。此前,李錦昌通過梅友,對“蠟梅故鄉”保康神往已久。

  今年70多歲的李錦昌,在臺灣可以説是家喻戶曉。他長著兩鬢絡腮鬍須,方面大臉,頗似達摩,以酷愛梅花而聞名,又有人稱他為“鬍鬚李達摩”。30年前,他便在老家臺灣的苗栗南莊創辦“鬍鬚梅園”。

  據李錦昌生介先紹,他最初創辦“鬍鬚梅園”緣起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因為苗栗曾被譽為臺灣的“世外桃源”,國畫大師張大千慕名而來,卻尋梅未遇。得知此事後,他便開始覓優良品種,學習栽培技巧,培植出各種梅樹2000多株,千余梅花盆景,合稱“三千佳麗”。

  “鬍鬚梅園”風光秀麗,每逢早春,滿山梅花綻放,夏時湖中荷花搖曳飄香,已成為文人雅士、書畫名家品茗敘話、觀梅賞畫、樂而忘返的地方。蔣緯國、陳立夫、宋楚瑜、李煥等人都曾經來此參觀過。

  為弘揚梅花精神,李錦昌除了在自己的梅園接待來自大陸的梅友外,還在上海創辦莘莊鬍鬚梅園。因植梅有功,上海著名企業家孫林橋先生送給他一部子彈頭麵包車以資獎勵。李錦昌開著這輛車在臺灣走南闖北,逢人就説,“這是共産黨給我的車子。他們很看得起我”。

  1月5日,保康首屆蠟梅節如期順利開幕,有“臺灣梅王”之譽的李錦昌興致勃地參觀了保康蠟梅盆景根藝、賞石書畫展覽。他每到一處,總會吸引眾人的目光,除了他特別的外貌外,更多的是因為他一直飽含深情侃侃而談兩岸的梅花情緣。

  李錦昌説,雖然自己七十多歲高齡,但希望通過梅花這個文化符號作為紐帶,將兩岸骨肉情誼連結在一起。他説這次保康之行,既是為了賞梅,也是想通過保康蠟梅節認識更多梅友,為梅花事業、為兩岸交流牽線搭橋。他表示自己應“把梅花常植于同胞的心中,彼此凝聚心志,克弱圖強,發揚中華民族不畏艱難的精神,使中華民族能揚眉吐氣,步上康莊大道”。 (台灣網保康縣臺辦通訊員 王承鼎)

 各地涉臺活動   新聞排行  地方快訊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