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民主黨派借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活動推動兩岸合作交流

2014年07月29日 11:30:5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記者近日在中國各民主黨派陸續于年底召開的中央全會上了解到,隆重紀念辛亥革命爆發100週年系列活動、加大兩岸的交流合作,成為不少民主黨派明年的工作重點。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爆發100週年紀念日。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兩岸都高度認同辛亥革命的偉大意義。”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周鐵農在不久前結束的民革中央全會上説,2011年,民革中央將以紀念辛亥革命爆發100週年為契機,努力為祖國和平統一事業作出新貢獻。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主席林文漪也在臺盟中央全會上談到未來的工作部署時説,臺盟明年將圍繞紀念辛亥革命爆發100週年等重大事件,舉辦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致力於推動兩岸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特別是要繼續拓展與臺灣環保界、教育界、知識界人士的交流交往。

  她表示,2011年,臺盟要以推動兩岸專業領域交流為主線,以更多的臺灣中南部民眾參與為著力點,積極爭取與國務院有關部委、地方政府合作,重點圍繞閩臺區域文化、資源環境保護、經貿交流、農業合作等主題,舉辦各種兩岸專題論壇、交流會、研討會。

  在距離辛亥革命百年紀念還有不到一年時間之際,中國各民主黨派紛紛表示將借此契機,以新的形式和思路,開展豐富多彩的兩岸交流活動。

  此間專家認為,時至今日,孫中山先生始終是全體中國人無可爭議的共同精神紐帶。各方都高舉孫中山的旗幟,視自己為這位革命先驅的繼承者。歷史上,不少民主黨派的創始人也曾親身參與辛亥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每逢孫中山先生的重要紀念日,北京和大陸各地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也從未中斷。而在臺灣,孫中山先生的影響更廣。

  武漢大學教授陸偉認為,孫中山先生的許多思想,如“民族振興”“民生史觀”“開放主義”等等,都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今天仍給我們以啟發。

  為迎接辛亥革命爆發100週年,在過去一年裏,各民主黨派已經開始發揮各自優勢,積極行動,加大推進兩岸交流合作。

  今年“兩會”上,民革中央作了題為《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會發言,在海內外特別是臺灣島內産生強烈反響。所提交《關於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的建議》,被評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

  2010年,民革已先後接待“南臺灣社團精英大陸參訪團”、第三屆“中國國民黨青年精英大陸參訪團”、第四屆臺灣新同盟會中南部會員(會友)參訪團等,並與臺灣中華傑出青年交流會等單位共同舉辦了“首屆兩岸青年創新創業高端論壇”。

  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也在今年6月下旬組團赴臺灣開展工作交流,與島內同行舉行有關健康制度、藥師制度等方面的座談會,參訪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機構,增進了相互了解。

  2010年,臺盟各級組織接待了海內外233批4222人次的臺胞來訪,其中既有臺灣科教、醫療界精英,也有熱心社區事務的基層民眾、青年學生等。同時,臺盟還先後以不同主題,組織了4批團組赴臺訪問考察。

  “從民主黨派如此重視辛亥革命的紀念,並以此為契機大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我們不難看出孫中山所提出思想的時代意義,以及對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意涵。”陸偉説。(記者譚浩、華春雨)

 各地涉臺活動   新聞排行  地方快訊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