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專家學者廣州踏尋中山足跡撫今追昔

2014年07月29日 11:30:57  來源:中新社
字號:    

  來粵參加“2010海峽兩岸中山論壇”的近百名與會代表17日先後赴廣州孫中山大元帥府、黃埔軍校、中山紀念堂以及中山市孫中山故居等文物單位參觀訪問,共同踏尋孫中山足跡撫今追昔。

  在新近整修過的孫中山大元帥府,專家學者們看到了府內“修舊如舊”的會議室、孫中山先生的辦公室、孫中山先生與宋慶齡的臥室、無線電報室等。一景一物都散發著濃濃的歷史氣息,不少專家學者都對當年中山在此的學習生活充滿好奇與景仰。“中山先生在廣州的這段歷史非常吸引人!”臺灣文化大學教授焦仁表示,今天在這裡看到當年中山先生學習工作的場景,可以與自己以前書本上學到的相互印證。

  “今天到這裡來參觀我是帶著一顆崇敬的心來的,黃埔軍校是一個很神聖的地方,它是為了救國家、救民族才創立的。”在黃埔軍校,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榮譽監事長李貴發表示,黃埔精神在兩岸都是一樣的,當年國家在如此艱苦的環境創辦黃埔軍校深深地觸動了他,“‘陞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這句話我認為就是一種黃埔精神。”

  李貴發説,以前只是從書上看到過這些,“書上的那些歷史圖片很老舊,現在看到還原的歷史情景,感覺很好,可見大陸方面現在對歷史的保存很用心”。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苗永慶的老岳父朱耀武是黃埔軍校一期學員,他對黃埔有特殊感情。“我也是軍校畢業生,黃埔軍校等於軍校畢業生共同的搖籃,今天等於回到原始的根。”

  在古色古香的中山紀念堂前,孫文學會榮譽董事長黃城感嘆:“一千年來,廣州現在是最好的時候。”黃城説,看到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遺址非常感動,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歷史感。

  黃城坦言,他對兩岸在經貿文化交流方面抱樂觀態度,“兩岸的互動會朝著多層次、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不論是官方間或者是民間、學術界各方面的交流,我相信未來是更樂觀的。”(廖麗麗 劉燁)

 各地涉臺活動   新聞排行  地方快訊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