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人在大陸:馬克的廈門陽光生活(圖)

2014年07月29日 11:31:25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開心的馬克(右)正在做午餐。圖片來源:福建日報

  我們是被馬克院子裏的陣陣滷肉香吸引進去的。那個寬大的院子已被廈門正午的陽光浸透,一隻類似史努比的狗懶洋洋地趴在磚地上,一個小姑娘正在撐開的大涼傘下專心致志地做著糧食畫,三角梅刺辣辣地開著,一盆盆花草在冬日裏仍然鮮艷蔥郁。院子環抱著一幢三層高的小洋樓,漂亮的洋樓襯著瓦藍瓦藍的天空,再加上誘人的食物香氣,給人理想的家園感。

  馬克的廚房就設在院子邊,是敞開式的,所以當我們饑腸轆轆地從曾厝垵的海邊過來時,以為那是一家對外營業的餐吧。穿著白色短袖T恤正熟練地顛著炒鍋的馬克直搖頭,説他們做的是自家飯菜。以我在臺灣駐點採訪的經驗,一下就從口音中聽出馬克是臺灣人,而馬克得知我曾在臺灣呆過,就熱情地邀我們一起進餐。於是,在臺式滷肉飯、日式味曾湯、印尼式咖喱馬鈴薯和黑胡椒奶油白菜的香味中,我知道了臺北人馬克與廈門的故事。

  馬克第一次到大陸是1989年,因陪同學的老父親回鄉尋親訪友,他與重慶的山水人文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此後,他的足跡由內陸一步步地探向沿海,一直到了與臺灣的金門咫尺相望的廈門島。

  仿佛魚兒投入了水,鳥兒飛上了天,喜歡帆板運動的馬克一下子迷上了廈門多姿多彩的海岸線。馬克原來在臺灣從事IT業,也做過多年的出口貿易,當過企業高管,走過世界24個國家。職場百味嘗盡後,他發現職位的高低和壓力的大小成正比,在有一定的財富積累後,他決定過一種全新的隨性自由的生活,這樣的生活目的地他選在了廈門。

  我讓馬克列出喜歡廈門的一些理由,他首先想到了海,“從我現在住的地方到海邊玩帆板只需要六分鐘,雖然臺灣也有漫長的海岸線,但仍然不能這麼快地到海邊沖浪,所以我還是覺得這裡爽!”馬克見過國外某些與廈門有一拼的海濱城市,“風景一樣很美,可政府設置的條條框框把那裏的人都規整得像一塊塊方糖,你才問出問題就能立馬想見他們會怎麼回答,沒勁!而廈門城市的蓬勃生長力、廈門人的親切隨和,還有這裡的陽光沙灘能給我自由自在的感覺。”

  除了在庭院裏種花草、挖魚池、設木棧道,馬克小洋樓裏的每間房子都各有風景。有的像日本的和式民居,有的像溫馨淡雅的閨房,屋子裏的傢具、燈飾、壁挂等等都傾注了馬克自己的巧思。

  就在我們愉快地進餐聊天的當兒,有曾厝垵的街坊鄰居來串門,馬克熟絡地用閩南話與他們攀談,笑得很燦爛。若不專門介紹,馬克看起來就像個地道的廈門人。而事實上,現在將自己的生活完全融入廈門的臺灣人已越來越多,馬克只是其中很有趣的一員。(林娟 文/圖)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