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岫岩“玉皇王”讓臺灣記者大飽眼福

2014年07月29日 11:38:52  來源:
字號:    

  台灣網7月29日鞍山消息 日前,是臺灣東森電視臺《萍水相逢》欄目組來鞍採訪的第一天,記者們先後採訪了中國玉都會展中心、玉雕學院、世界最大的玉皇王天然巨大玉體,讓欄目組記者們大飽了眼福。

  一走進會展中心的精品店就被那雕刻精美的玉器所吸引,這裡展示的有價值數十萬元的河磨玉、岫岩老玉、岫玉、花玉等品種,雕刻藝術精湛,精品迭出,俏色巧作以及浮雕、圓雕、透雕等傳統技法和螺紋組合等新技術,日益精湛。讓記者們驚嘆不已,拍下了珍貴鏡頭。

  主持人陳佳筠專題採訪了寶石協會李秘書長,了解到岫岩玉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光耀華夏。岫岩玉文化在華夏文化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岫岩玉圓雕而成的“三星他拉玉龍”,是中國最早的玉龍形象,被譽為“中華第一玉龍”。岫岩玉在古代圖騰文化形成中也具有獨特作用。在距今2000年的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西漢金縷玉衣所用玉片,全部取材于岫岩玉,可見岫岩玉的開發在漢代已具有相當規模。2006年岫岩玉雕素活工藝被國務院首批列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告別了李秘書長,欄目組驅車來到位於哈達碑鎮的天然玉體“玉皇王”所在地,目睹了世界最大的天然玉體“玉皇王”,主持人為這巨大的天然玉石感到震驚,無不為中華民族的燦爛的玉文化而感到自豪。岫岩縣寶石協會王會長向客人們介紹了“玉皇王”的自然情況。“玉皇”位於哈達碑鎮玉石村瓦溝山半山坡,1996年被發現,經過初步開掘、剝離,露出地面部分高25米,最大直徑30米,體積約2.4萬立方米,重約6萬噸,當地群眾因其雄健大氣,故稱之為“玉皇”。“玉皇”是迄今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大玉體,堪稱稀世珍寶。質地為蛇紋石質岫玉,玉種為花玉,有紅、綠、黃、藍、白5種顏色,旅遊開發利用潛質巨大。

  去年以來,市縣兩級政府正式啟動“玉皇”綜合開發利用進程,計劃在其附近建設高標準的中國玉文化博物館。目前,慕名而來的各地遊客接踵而至、絡繹不絕,競相目睹“玉皇”新姿。聽完介紹,主持人興奮不已,不虛此行,她整理完主持詞,對著鏡頭深情並茂的講解著“玉皇王”的發現到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仿佛被這燦爛的岫岩玉文化所融化其中,繪聲繪色,你不妨到岫岩走一走,就會被這裡的文化氣息所感染,然而更讓人激動的是這裡的百姓所具有的樸實渾厚的性格拉近了臺灣和岫岩兩地之間的感情,沒有膚色的差異,沒有語言的障礙,沒有距離的遠近,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和諧,不知不覺之中採訪時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欄目組依依不捨,深深回味著這燦爛的中華玉文化所帶來的綿綿溫情。“岫岩”—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地方。(台灣網鞍山市通訊員楊志峰)

 各地涉臺活動   新聞排行  地方快訊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