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四地百名學生倣孔子週游傳學

2014年07月29日 11:46: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一百名來自中國大陸、臺灣和港澳地區的大學生,仿傚至聖先師孔子孜孜不倦的教學精神,為兩岸四地教育資源匱乏的學生進行教學服務。

  “我們的文化教育雖然不一樣,但大家的理想是一樣的!”參加了這項名為“燭光一百──青年孔子行腳”活動的香港珠海學院學生蘇潔玲在回味這次教學之旅時感言,“我們打破了四地的界限。”

  這次跨地域、跨院校的教學活動,是由臺灣師範大學主辦,邀請各地大專院校合作。來自香港珠海學院、嶺南大學、樹仁大學、城市大學、科技大學及香港大學的10名學生,連同來自臺灣、中國大陸及澳門的90名大學生,自1月26日至31日到臺灣偏遠山區服務,同時體驗偏遠鄉間的生活。

  “坐了8小時火車,1個小時船,風大浪大,很多同學都嘔吐了!”2月4日晚在香港的聚會中,蘇潔玲同學仍難忘當時路途的艱辛,但她覺得收穫比付出的更多,“當地的臺灣人很親切,我們和原住民打成一片,一起吃飯。”

  另一位珠海學院學生陳年怡的經歷更深刻:“我在花蓮感受到兩次地震,晚上天花板在搖動,但大家都習慣了,乾脆連地也不打掃了。”陳年怡説,雖然每晚2、3點才睡覺,早上7點又要起來準備教學,但感到當地人很熱情,還要求來個擁抱,令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香港的10名學生“下鄉”到苗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乘船坐車,到達目的地後,便立即投入備課。據了解,個別同學甚至睡在圖書館或宿舍,但他們仍發揮香港人的變通精神,用互動方式給當地中學生授課,他們亦變身香港推廣大使,介紹香港,分享所見所聞。短短數天,香港學生與下鄉的中學生,已建立了一份感情。

  “以前我總是覺得,大家都是中國人,距離也不算遠,但感覺好像很遙遠的樣子……”在這次活動中,香港珠海學院學生周振傑成為了高雄縣寶來國中的榮譽校友。他表示,這次活動打破了四地的界線,大家一起去同一個地方服務,令他畢生難忘。

  據介紹,是項活動的特色是四地互相服務體驗,所以,臺灣師範大學的大名學生,于1月31日也抵達香港,進行為期6天的服務。他們兩人一組,分成五隊,分別到五所香港中學參與為期5天的教學服務。

  臺灣師範大學的學生李阡綸及丘勻亭首日在服務的中學分享臺灣傳統文化,又唱臺灣民謠。她們認為這個交流活動,將自己所學所聞教導他人,能夠實踐孔子教學精神。

[責任編輯:薛白璐]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