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媽祖文化保護開發引熱議 兩岸學者主張將其産業化

2014年07月29日 11:48: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寧波十二月十二日電 (沈文劍)“海峽兩岸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今天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與會的兩岸專家、學者,紛紛替媽祖文化的傳承、開發“支招”,讓其發展為“産業”成流行主張。

  據了解,今年九月三十日,媽祖信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至此,媽祖文化(信俗)成為世界級遺産。不過,如何對其傳承、開發,隨之擺在海峽兩岸及世界華人圈面前。而本次研討會的一個討論重點即為:海峽兩岸今後如何保護、弘揚媽祖信俗與文化。

  與會的臺灣銘傳大學觀光事業學與公共事務學系教授紀俊臣認為,媽祖信俗進入“非遺名錄”來之不易,海峽兩岸要倍加珍惜,務必重視對其傳承、保護。他建議,兩岸可設更多的研究中心,以對其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在此基礎上,兩岸把其列為創意産業,政府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援。

  針對媽祖文化創意産業的提法,臺灣南亞科技大學副校長、媽祖文化資源創意産業研究中心主任蔡泰山的表述更為詳盡。他用“SWOT”原理分析了該産業的優勢、劣勢、機遇以及面臨的危險,並描繪出其未來的發展目標。

  “媽祖的信眾是忠誠的、虔誠的,不以其信仰為賺錢、盈利的砝碼,但這並不等於不需要賺錢、不可以賺錢。”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曲金良説,借助臺灣媽祖文化發展運營模式,實現文化産業對接不失為良策。他希望大陸最終與海峽對岸以及海外華人圈的媽祖文化産業形成“共同市場”。

  而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蔡豐明主要介紹內地江南地區的媽祖文化的開發、利用現狀。“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還存在著規模狹小、業態單一等方面不足。”他表示,該地區的媽祖文化開發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介紹,媽祖信仰在世界範圍內有兩億多信徒,若能把此豐富資源形成産業,在開發中保護,可達到弘揚傳統習俗與經濟發展的雙重效益。(完)

[責任編輯:徐麗華]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