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媽祖文化從海峽兩岸走向世界

2014年07月29日 11:50: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莆田十月十三日電 題:媽祖文化從海峽兩岸走向世界

  作者 徐向陽

  在全球媽祖信徒的支援與企盼中,媽祖信俗終於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成為了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産。

  “媽祖故鄉”福建莆田的媽祖文化研究人士十三日此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媽祖信俗申遺成功,標誌著媽祖文化從“媽祖故鄉”莆田、海峽兩岸、海外華僑華人聚居地走向了世界。

  媽祖是中國影響最大的航海保護神。相傳,西元九八七年,湄洲島的媽祖因救海難而獻身,被島上百姓立廟祭祀,而成為海神。隨著航海業的發展和媽祖的影響擴大,歷代朝廷封媽祖為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媽祖信俗就是以崇奉和頌揚媽祖的立德、行善、大愛精神為核心,以媽祖宮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習俗和廟會等為表現形式的民俗文化。

  目前,媽祖信俗已傳播到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二億多民眾所崇拜並傳承至今,其中臺灣地區就有一千七百萬人信仰媽祖。遍佈海內外、從湄洲媽祖祖廟分靈出去的媽祖宮廟也有六千余座。

  “媽祖信俗申遺使世界上更多的國家和民眾認識了媽祖文化,而媽祖信俗申遺成功,表明媽祖文化得到全世界的信同,已具世界性影響,屬於各民族乃至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此間人士説。媽祖信俗申報世遺的過程,本身就是媽祖文化加速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實際上,媽祖不僅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在世界各地有華僑、華人的地方,享有較高的聲譽,而且在許多國家裏也被人們所崇拜。以色列一個天主教堂就供奉媽祖;法國民族學院謝鮑爾博士則在巴黎創建“真一堂”供奉媽祖,並設立媽祖史料文物研究中心,稱媽祖為“世界和平女神”;上世紀八十年代聯合國有關機構授予媽祖“和平女神”稱號;二00六年,加拿大卑詩省坎伯蘭市長貝茨弗雷德親赴媽祖故鄉湄洲恭請媽祖神像到坎伯蘭市,吸引在加華人前往朝拜媽祖,間接促進當地煤炭資源開發。

  媽祖文化從海峽兩岸走向世界,是海峽兩岸共同努力的結果。今年五月,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鄭銘坤和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等臺灣各媽祖宮廟的董事長、主委以及信眾代表到湄洲媽祖祖廟參加隆重的祭祀大典,在祭祀媽祖祈福大典後又在“支援媽祖信俗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紅布條幅上鄭重簽名,堅決支援媽祖信俗申報“世遺”。

  此前,也就是在二00八年十一月舉行的第十屆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期間,來自十七個國家和地區三百多家媽祖文化機構的代表懷捧三百多尊媽祖分靈神像,回到“娘家”湄洲祖廟尋根溯源、共祭媽祖,並與當地媽祖信眾共同拉起巨幅標語,表示全力支援媽祖信俗申報世遺。

  二00八年十一月,“推動媽祖文化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被納入國家文化部與福建省人民政府簽署的《海峽西岸經濟文化共建協議》。更令人振奮的是,今年五月國務院頒布的《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媽祖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正是兩岸同胞、世界各地媽祖信眾的共同努力,政府的關心和支援,媽祖文化從海峽兩岸跨向了世界。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榜説,申報成功是保護的起點,今後要更加重視媽祖信俗的保護工作,並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平臺在國際上提升媽祖文化的知名度;加強祖廟與世界各地媽祖廟聯繫,不斷進行媽祖文化交流、傳播。(完)

[責任編輯:宿靜]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